广州市属亚运工程招投标节省4.2亿
广州亚运会通过招投标机制创新等多道“防火墙”,确保亚运工程监督体系顺利运作。图为正在兴建的亚运会开幕式看台。 广州如何实现亚运廉洁节俭阳光?记者探秘“防火墙”背后的故事 “确保亚运项目建设在阳光下进行!”这是广州的郑重承诺。广州自申办第16届亚洲运动会成功之始,就提出了“节俭办亚运”、“廉洁办亚运”、“阳光办亚运”的目标和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强调“节俭办会是做好筹备工作的方向,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搞‘形象工程’,科学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资金;力争用更少的成本办更多的事情,产生更大的效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副主席朱小丹对亚运监督工作提出了“实现行政监督、依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具体要求。 文/记者杨明 通讯员穗纪宣、亚组宣 记者日前获悉,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已累计完成施工类招标87个批次,通过招投标竞争相对招标控制价节约资金达4.2亿元。广州亚运会通过招投标机制创新等多道“防火墙”,确保亚运工程监督体系顺利运作。截至目前,广州亚运会不仅未发现工作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也暂未发现场馆工程建设中出现违法违规问题。 重大采购项目聘专家论证 广州亚组委监察审计部是组委会最早成立的9个工作部门之一,对组委会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实施监督检查。而覆盖范围更广的亚运会监督委员会的25名委员则分别由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代表以及体育界知名人士担任。担负场馆建设任务的广东省体育局、广州市政府和部分驻穗高校也编织起场馆建设监督机构网络。 去年上半年,个别大额资金项目通过公开招标采购后,中标供应商在签订合同时提出对采购文件合同条款中有关知识产权和资金支付等内容的修改要求。亚组委认为该合同条款的修改,属于涉及组委会履约风险和利益的实质性修改,必须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合同签订的相关规定,防止随意性。为此,组委会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政府采购项目的管理,敦促各部门在制定采购文件时充分论证项目需求,慎重编制合同条款,重大采购项目应聘请专家进行论证,确保签约合同条款的严格执行。 建筑材料不追求品牌豪华 亚运工程投资大,场馆建设是监督的重中之重。广州亚组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指出,“要本着节约办亚运的原则,千方百计用好工程建设资金,把亚运工程建设成阳光工程,廉洁工程。” 广州市纪委副书记张伟成同时兼任亚运会监督委员会主任和亚组委监察审计部部长,他介绍说,广州亚运会将使用的70个场馆,主要以现有场馆的改造为主,新建场馆只有12个,其余都是改扩建。而在市重点办负责建设的40个市属亚运场馆中,只有4个是新建。各类场馆的改造建设都坚持以简朴、适用为原则。改造场馆在满足亚运会比赛训练需要外,不作标准提升和超规格扩建;新建场馆在建筑形体上不作过度追求;建筑材料选用上力求耐用、耐看,不刻意追求品牌豪华;亚运城工程采用综合管沟、水源热泵、雨水收集、建筑节能等9项新技术,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筑空间;兼顾赛时赛后功能适用,减少临建开支。目前,广州亚运场馆的规划场馆总体形成了奥体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亚运城等几大片区场馆群。场馆群内的供水、供电、安检、票务、用电保障、商业等均统一进行布置,各类资源形成了集聚优势。 工程质量安全监控有保障 “此外,亚组委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和力量参与亚运场馆建设,成功找到开发商合作共同建设马术比赛场地,减少了政府财政投入,实现节俭亚运的目标。” 张伟成表示,亚运会监督委员会及时跟进和全程介入亚运场馆建设的监督检查,市重点办及各场馆建设单位也建立派驻纪检组和纪检监察室等工作机构,形成对整个亚运场馆建设全方位的监督系统。 据悉,两年来,市重点办在亚运城各建设工地查出质量安全隐患5000余项次,并建成了覆盖各施工现场的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各工地现场的实时监管。截至去年年底,亚运城92台塔吊、312台升降机、物料提升机115台未发生一起事故,40余处工地实现了零伤亡、零事故。总投资估算达129.2亿元的亚运城已计划于2010年6月30日移交广州亚组委。 市场开发和赛会服务方面,广州亚运会同样精打细算,新近出台的亚运会场馆招募观众餐饮售卖点服务商办法规定,售卖点内商品的售卖价格不得高于服务商现有门店销售价的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