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奇的“假公章中标案”
简介: 陕西旬阳县大河南小区防洪堤工程,开工不到一年即告停工,被审计后爆出惊人内幕:工程在对外招标时,有人以一枚假冒公章成功中标。之后工程又被私自转包。合同总价为2800余万元的工程,转包时却只有1100余万元。 ...
陕西旬阳县大河南小区防洪堤工程,开工不到一年即告停工,被审计后爆出惊人内幕:工程在对外招标时,有人以一枚假冒公章成功中标。之后工程又被私自转包。合同总价为2800余万元的工程,转包时却只有1100余万元。(《中国青年报》3月22日) 一枚假公章竟然能中标上千万元的重点工程,作为业主的职能部门对此居然一无所知,一些基层政府官员的责任缺失和相关监管机制的漏洞,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但这不是问题关键,更关键的是在该工程被层层违法转包后,竟留下了高达千万元的暴利空间,这样的真相让人触目惊心! 公共工程建设价格虚高、暴利空间过大,决非个别现象,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现象的结果是,国家利益受损,一些不法之徒却从中得利。试想,如果是民营企业自掏腰包的工程建设,还可能存在如此巨大的暴利空间吗?而且,公共工程建设的暴利,容易滋生工程领域的腐败现象。从经验来看,一些造价畸高的公共工程的背后,往往隐藏权钱交易的腐败,一些官员和不法商人通过抬高工程造价,合谋侵吞国有资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假公章中标案”的背后,是否存在腐败行为,对此有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查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