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子”受审 案涉7000万
被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刘胡子”受审,案涉7000万 昨日,原遵义中山中学法人代表刘永松因被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7000余万元,在遵义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出庭受审,这位昔日曾经提出打造省内一流民办中学而在遵义市名噪一时的“刘胡子”,2009年3月20日被警方刑事拘留。公诉机关指控刘永松犯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经营房地产起家 读书少想办学校 提到刘永松,有些遵义人可能不知道。但说起“刘胡子”,晓得他的人就多了。刘永松生于1960年12月,遵义县人,初中文化。他30多岁时来到遵义市中心城区搞房开,因善于经营,其创办的房开公司很快站稳脚跟。因他常戴着眼镜,且蓄了一脸浓密的络腮胡,业内人士都称他“刘胡子”。 在“刘胡子”接近不惑之年时,他不仅完成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而且随着他社交能力、经营能力日益老道,“刘胡子”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因为家里穷,我读书很少,只有初中文化,我想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做点事,就创办了中山中学,并不是为赚钱。”刘永松曾经如此对采访过他的记者说。 然而豪情满怀的背后,或许刘永松自己都没有想到由于创办学校投资太大,他自己竟会走到倾家荡产,继而被警方收押这一步。 创办现代化中学 可容纳4000名学生 昨日,刘永松出庭受审。 事情追溯到2003年4月5日,遵义县政府与刘永松签定了《办学协议》。后来,在遵义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山中学的建设全面启动,并于2004年完成投资1.37亿元。建成后的中山中学拥有校舍11万平米,绿化面积11.5万平米,是一所全封闭、全寄宿的现代化中学,学校办学规模为84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4200人,建有教学楼、实验室、音美楼、图书馆、天文台等,建有400米跑道环绕的足球场,8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50米游泳池等;学校还荣获遵义市2004年度小城镇建设工作精品工程建设奖。 2004年秋季,中山中学开始招新生。而此前学校已经派出多路人马到省外多所著名高校,四处高薪网罗教学人才。该校办学伊始即向学生及家长承诺: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退还高中学费;考上当年排名前10位名牌大学的,退还高中学费,奖励学生1万元;考上北大、清华的,退还高中学费,奖励学生3万元。新开办的中山中学以一股“只争上游”的气势在遵义市声名鹊起,不少家长争相带着孩子前来报名。第一年,中山中学就招了一千多名学生。第二年,人们的追捧造就了中山中学的新生入学难。当时,不少遵义市民都在议论:中山中学是否会成为继四中、南中之后的又一名校呢? 学校债务纠纷不断 办学三年停止招生 后来,中山中学还曾被业内人士誉为“黔北民办教育的璀璨明珠”,在遵义名声越来越大,“刘胡子”的声名也因此更加显赫。但好景不长,这所由政府扶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投资者具有法人资格的学校,从2004年8月开始招生,到2007年8月停止招生,只持续了三年。 在刘永松被公安机关收押之前,他曾经向媒体谈到过中山中学停办的原因。据刘永松介绍,为创办中山中学,他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资产。1.37亿元资金中,一部分是他个人存款,一部分是他经营的房地产公司资金,还有一部分是银行贷款和政府借款,另外他还向社会借了高利贷,导致债台高筑,建设中形成的债务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学校官司不断,包括建筑材料供应商、建筑民工、借款人等在内的众多债主经常到学校逼债,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证。不仅如此,由于涉及到两千多名学生没有书读、数百名教职员工面临失业等问题,中山中学一度成为遵义市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