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招投标违法黑名单建诚信体系 能否成为治理良方?

2010-5-13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9| 评论: 0

简介:  近来,“楼倒倒”、“桥脆脆”等事件多有发生,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招投标问题一再引起人们的关注。   不久前,国家十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各省级部门5月底前建立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平台,对违法行为进行公告 ...

  近来,“楼倒倒”、“桥脆脆”等事件多有发生,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招投标问题一再引起人们的关注。

  不久前,国家十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各省级部门5月底前建立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平台,对违法行为进行公告,并对违法企业予以惩罚。

  限制或者禁止“污点”企业参加招投标,能否成为治理招投标中问题的良方?

  建违法黑名单

  曝光违法行为

  限制污点企业投标

  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问题、腐败问题高发,引起了人们强烈关注,其中尤以招投标环节为甚,招投标领域成了腐败重灾区。

  中共浙江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马光明日前撰文指出,招投标领域问题突出,投标人串标抬标,排斥他人。一些投标人部分联盟或全部联盟,相互勾结和串通,通过事先约定投标报价的方式,控制中标结果,达到抬高中标价,轮流坐庄、共享利益的目的,使国家利益受损。另外,招标人或代理公司与投标人相互串通,双方搞桌下交易,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让意中人中标。串标抬标使公开招标流于形式,不仅损害国家利益,也严重破坏招投标正常秩序,而且极其容易滋生腐败。

  近日,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等10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在5月底前,各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平台,对于依法应当公告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在公告平台上公告。

  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是指有关行政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的时候,对招投标当事人违法行为所做行政处理决定的记录。对那些有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的企业,限制或者禁止其进入招投标领域。

  其实,早在2008年,10部门就印发《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要求各地抓紧建立本行政区域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平台;已经建立的,应按照规定进一步规范完善。

  此次10部门再次发文要求贯彻落实这一制度,并明确期限,是因为之前这一制度落实得并不尽如人意,一些地方进展迟缓,未建立公告平台,一些地方虽已建公告平台,但没有按照规定及时进行公告,影响了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的实施效果。

  据统计,截至2009年11月,全国省、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只有16个建立了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平台,另外16个计划或正在建立。

  200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将规范招投标活动及其监管作为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招投标违法行为公告制度,正是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措施。

  “建立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是建立招投标市场诚信机制的重要举措和有效办法。只有形成对违法违纪行为人人喊打的态势,才能净化建筑市场。”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专项治理办)副主任、中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傅奎告诉记者。

  守信者获激励

  失信者受惩戒

  诚信体系引市场转变

  2009年7月14日,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宫博物馆建设工程(一期)施工总承包项目开始招标,预计发包价约1.5亿元人民币。项目资格审查方式采用资格预审,评标办法采用加入综合诚信排名分值的平均值评标法,总分权重分配比例如下:报价得分权重80%,综合诚信排名得分权重20%。最终,这个项目的中标人是当时综合诚信排名得分最高的投标企业。

  2009年,广州市开始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将施工企业的守法守纪、质量管理、安全施工等情况予以标准量化,并进行综合评分,对有不良记录行为公告的单位予以扣分,并将总得分及排名在网站上进行公布。

  “实行诚信评价体系以后,招投标市场从过去的单一价格评价指标竞争调整到以价格和诚信多种评价指标的较量,使企业把主要精力从市场竞争调整到以质量、安全管理等要素的竞争,引导企业标后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广州市专项治理办公室的负责人说。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