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行业领袖 查看内容

Thomas·Heatherwick:鹰眼看中国

2011-4-19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12| 评论: 0

简介:Thomas Heatherwick,这位因为设计英国馆而名声大噪的建筑师,已经开始考虑在上海接新的项目了。上个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筛选出14位建筑设计师组成世博会工作坊贸易代表团,于 7月19日 至23日访问上海, ...

Thomas Heatherwick,这位因为设计英国馆而名声大噪的建筑师,已经开始考虑在上海接新的项目了。上个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筛选出14位建筑设计师组成世博会工作坊贸易代表团,于7月19日至23日访问上海,并于21日举行“从摇篮到摇篮”建筑设计研讨会。该活动是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TI)世博会期间创意产业项目的重要活动之一。如果是在五年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14位建筑师名单中恐怕很难出现Thomas Heatherwick的名字,但是现在,Heatherwick完全被作为他们的明星建筑师出场,研讨会现场甚至半开玩笑地宣布:方案胜出的项目组可以获得Heatherwick的一个拥抱。

Thomas Heatherwick,这位因为设计英国馆而名声大噪的建筑师

“从摇篮到摇篮”

本次名为“未来成就之家(从摇篮到摇篮)”的工作坊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赴上海访问的行程之一,将汇聚60位英中两国的顶尖建筑师,对以老厂房改造、卫星城建设和历史文化社区为主题选出的上海三处地址进行创意设计研讨。

“从摇篮到摇篮”的理论源自建筑师和工业设计师William McDonough,他主张一场新的工业革命:重新发明新的工业过程,产生一套清洁的解决方案,所有事物均可再生,或者作为“生物营养素”无毒入土,或者被作为无限可循环的“技术营养”返回工业过程。其宗旨是仿造自然界生态平衡系统重新塑造工业和建筑。

工作坊要求参与者详细制定出创意解决方案,然后通过二维或三维的视觉形式呈现出来。工作小组结束后,英国专家小组会有特别点评,专家组成员包括建筑界泰斗Terry Farrell和英国建筑大师Sunand Prasad以及英国馆设计师Thomas Heatherwick。

在点评之前,专家组先对三处地址进行了参观,Heatherwick对于原上钢十厂改造的城市雕塑中心印象颇深,“城市雕塑中心是非常聪明的设计,并不一味追求所谓的国际化,而是很有上海的味道。” Heatherwick很喜欢上海的老建筑,但同时也尖锐地指出上海大的建筑项目反而做的很不好,处处可见拷贝的痕迹。并且认为那些强调国际化概念的建筑和原本上海概念的建筑并没有进行有机的结合,“一路看下来,上海的建筑就像是患有精神分裂症一般。”

不过,发现问题才是研讨的动机所在。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主席Ruth Reed说:“工作坊是一个很好的、实际的例子。我敢肯定此次对上海的访问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将极具启发性。”

小项目,老建筑

看起来温文尔雅的Heatherwick其实是一个“野心家”,无论项目大小他总能设计出一个让人们立刻记住的“卖点”。

去年在香港遇到的Heatherwick,正在为太古广场商场内部翻新进行设计,他表示对于这个“大”项目充满热情。也许对于诺曼·福斯特这样的建筑师来说这实在称不上什么大项目,但是对于做旗舰店、咖啡馆成名的Heatherwick来说,商场项目确实在规模上更进了一步。但就是先前那些规模不大的项目,Heatherwick依然能够抓住机会让人们记住他。“小的项目很容易设计的有特点并且做出效果。”

Heatherwick虽然很期待做大型建筑,但是同时也了解大的建筑所受制约因素非常多,“政府规划、地理环境、民众的审美承受能力等各种因素都在影响着大型建筑的设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说,人们通常都反对大型项目设计得太独特。”但是Heatherwick也表示非常希望能够在上海设计一个具有一定“体量”的建筑。“如果有机会在上海设计一栋建筑,我一定能够设计得让人印象深刻。”

谈到在上海想做的项目类型,Heatherwick表示对于旧建筑改造很有兴趣。“老的建筑,往往会让建筑师感觉很好,而新的建筑则通常无法让人感到心灵的温暖。”Heatherwick认为建筑除了对功能与环境的考量之外,还应该更多地去考虑人的尺度,以及建筑带给人的感受。“现在的建筑用了太多的玻璃,这让建筑变得很容易建造,但是对人来说却产生了距离感,尤其是那些表面镀铝的玻璃,质量也并不那么好。”Heatherwick表示,这种现象不只在中国,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着。“在英国,由3mX6m的玻璃幕墙组成的建筑随处可见。你在其中完全感觉不到人的因素,反观那些老建筑,对于人的尺度就把握的很好。”Heatherwick还指出,那些玻璃幕墙通常会使建筑内部过热,不但要花更多的钱在制冷上,环保性也比较差。

伦敦奥运建不出“鸟巢”

很多外籍建筑师对于同中国业主打交道都颇为头疼,但Heatherwick却有自己的看法。“首先我必须承认,我从未与中国本土的业主合作过。但是,在我看来,中国业主其实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Heatherwick举了鸟巢的例子,“我非常喜欢北京的鸟巢,这是我近几年看到最好的设计,而且我可以告诉你这样与众不同的好设计英国政府就不可能接受。”Heatherwick表示,这些年来中国建了很多不错的建筑,设计大胆,风格独特,这与业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很大关系。

而对于业主的挑剔程度,Heatherwick则认为建筑师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你不能只是把图画完就可以下班了。”这一点在世博馆的建筑师身上就有明显体现。在世博开幕前后,内行人都会发现有几个建筑师每天都出现在世博馆内,其中包括设计丹麦馆的BIG事务所创办人,以及设计英国馆的Heatherwick。Heatherwick对于在世博馆内被人发现感到很意外,“我那几天尽量穿得很休闲,希望自己看起来像个游客,而不是一个神经质的建筑师。”虽然身处世博园,但这确实是Heatherwick工作的一部分。“你知道英国有个很著名的玩具叫‘兵人’,你可以为它邮购各种配件,现在如果你多花一些钱,可以给兵人配上‘鹰眼’,这个装置可以帮助它观测周围的情况。” Heatherwick 笑称:“我就是英国馆的鹰眼,但是很遗憾,没人因此多付我钱。”

谈到中国政府对建筑项目的干预程度,Heatherwick告诉我们,质疑政府干预的情况各个地方都会有,在英国也是如此。“但是人们不应该忘了,那些具有颠覆意义的建筑,很多都是因为有政府支持才得以建成的。”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