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淮安:构筑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源头治理长效机制

2011-2-9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41| 评论: 0

简介:  多年来,我国招投标领域规范与效率两大要素似乎一直是对立的个体,让监督管理部门颇费脑筋。鱼和熊掌是否真的就不可兼得呢?2005年开始,我市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和源头预防腐败斗争的要求,就如何建 ...
  多年来,我国招投标领域规范与效率两大要素似乎一直是对立的个体,让监督管理部门颇费脑筋。鱼和熊掌是否真的就不可兼得呢?2005年开始,我市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和源头预防腐败斗争的要求,就如何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与源头预防腐败要求相符合的招投标市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突出制度创新和科技研发,着力构建源头防范的招投标监管机制

  市招投标统一平台自2006年3月运转以来,在省纪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科技研发,不断拓展招投标监管领域,在构建阳光透明、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市场秩序、源头预防腐败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创新了招投标监管体制。2006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深化招投标体制改革,建立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管理体制,即成立市招标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负责重大事项的领导和协调;专门成立了市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承担市招管委的日常职能;市建设、财政、卫生等招投标监管部门进住市招投标交易中心集中办公。新的管理体制,显示了资源共享、信息互动、公开透明等优势,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创建了“统一进场、集中交易”的监管机制。严格执行《淮安市招标投标市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坚决排除一切干扰,全力推进涉及国有资金、资产、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建设工程等14类招投标项目统一进场交易、实施集中监管。同时,制定一系列制度,大力规范统一报名,统一资格审查,统一投标保证金收取,实现招投标全环节、全过程在统一平台公开、公平、公正操作。

  打造了“以机器管人”的高科技监管环境。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科技支撑是淮安市招投标统一平台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三大法宝。我市先后开发使用招投标统一业务监管系统,自动抽取评委、语音自动通知和ID自动识别门禁一体化系统,视音频全程监控系统,变声询标系统,企业数据库、网上报名和网上资格审查系统等,2008年9月实现了全市市、县区远程电子评标及远程监控的全覆盖,让阳光操作成为常态,建成全省技术手段最先进、信息化水平最高的招投标平台。

  开辟了促进项目规范高效运行的“绿色通道”。提前排查和解决招标公告、预审、开评标等关键环节容易引起争议或投诉的焦点问题,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突出日常监管和两场联动,着力构建风清气正、阳光透明的招投标市场秩序

  坚持平行监管,实现部门相互制约。围绕同一个项目,职能部门驻场依法监管、市纪检部门驻场监察、市招管办现场监督,共同履行招投标监管的职责,同时相互制约、相互补位,过去少数人“说了算”和暗箱操作的现象被彻底打破。

  坚持分段管理,在程序上减少腐败机会。对同一个项目,从信息发布、报名、资格预审、评标文件审查到开标、评标、结果公示等一个完整的程序,进行“切割”,实行分段操作、分段管理,避免一个人包办到底。

  坚持严格管理,保证日常监管质量。制定了《招投标监管手册》和《监管人员五条禁令》,高标准导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监管人员履行监管职责时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程序、作业有标准、体系有监管、不良有纠正”。

  坚持两场联动,加强标后管理。在加强场内监管的同时,对招标市场进行场外联动检查,通过招标质量回访,解决招标后存在的各类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专项检查。特别是对标后存在变更项目经理、变更招标承诺等问题进行重点治理。

  平台运行以来,市区招投标领域有效信访投诉量大幅下降,招投标领域的商业贿赂等违法违纪案件呈明显减少态势,保持了无一名监管人员受到信访投诉、无一例行政复议、无一例行政诉讼、无一起违规违纪、无一例重大失误的良好记录。

  勇于创新,迎难而上,着力构建专项治理的招投标管理长效机制

  以提高投资效率和方便投资人、投标人为宗旨,充分发挥统一平台的监管、协调、指导功能,将平台管理真正转变到制定政策、实施监管和提供服务上来,保障招投标交易行为的公正性和高效性。积极运用创新的理念,依托新型的远程监督服务平台,整合招投标业务操作系统、电子监察系统、网上事权运行系统、远程办公系统于一体,实现招投标电子监察便捷化,实现跨地域异地实时监管和异地移动审批,保障项目实施的快捷与高效。

  在现有《淮安市远程评标监督管理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查找业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管理上的漏洞,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运作监管制度,大力发挥电子信息化招标的最大功效。

  针对围标串标发生的根源、表现形式,科学、准确、合理地梳理围标串标的疑似现象,出台《淮安市围标串标认定办法》,并对相关招标投标的评标办法进行论证,在特殊的时期用特殊的办法,杜绝法规和制度上的漏洞,最大限度的遏制围标串标行为的发生。

  诚信体系的建设是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为坚决制止招标后项目变更和施工企业不执行招标承诺等行为的发生,将推行《淮安市政府投资项目标后管理暂行办法》。有关方面将对履约阶段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易发生的问题,进行每季度检查考核,并且将考核结果纳入诚信体系,加大对不诚信企业的处罚力度,全面、彻底的堵住投标漏洞,坚决遏制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一气、损害国家利益的腐败行为,进一步促进招投标市场规范化运行。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