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南京抽查建筑工地欠薪情况发现:清欠变得越来越难

2011-1-2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1| 评论: 0

简介:  记者近日跟随由南京市清欠办、住建委、人保局、公安局、总工会等5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全市13个区县的清欠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并走访了部分建筑工地,了解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在随即抽查的建筑工地中,虽未发 ...

  记者近日跟随由南京市清欠办、住建委、人保局、公安局、总工会等5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全市13个区县的清欠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并走访了部分建筑工地,了解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在随即抽查的建筑工地中,虽未发现工资拖欠现象,但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办理等有待改善。

  据南京市建设领域“双清”工作投诉中心透露,截止到去年12月15日,2010年南京市共受理民工投诉1261起,涉及民工34577人,其中工程款44996.7万元,民工工资33014万元。其中,江苏亚泰建设公司拖欠工程款加民工工资约200万元,涉及民工200多人,目前有关部门已经通过行政手段对该公司给以全省停标的处理,并责成栖霞区委区政府解决问题。

  南京市建设领域“双清”工作投诉中心主任戈峻岭分析,造成欠薪的原因很复杂:建筑市场的施工企业数量不断膨胀,“僧多粥少”,为了拿到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之间相互压价,暗地与开发商签订“阴阳合同”,然而一旦市场变换、开发商变脸,民工工资只有拖欠;开发商和建设单位相对资金不足,开发商更愿意把大量资金掷入“圈地运动”;南京市场采用“最低价中标”,施工单位为了抢夺项目,不惜以低于合理成本30%报价,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材料商之间产生经济纠纷,最简单的办法是“押”上民工工资。

  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农民工兄弟的维权意识依然淡薄。在六合区紫晶广场商住楼施工工地,记者随机询问了6位民工,却没有一位明确表示“与施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更不用说劳动保险、社保缴费之类了。其中3位钢筋工表示,自己“不知道工期什么时候结束,还有1万多块钱没有结算,不给也不知道咋办”。为此,南京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操国芳提醒民工兄弟,“一定要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考勤记录,这样在维权的时候就有了有效的凭证。”

  市建委检查中还发现,班组长克扣民工生活费也是一个不小的隐患。施工方南京建工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集团每月预先支取给民工的生活费为1200元,而记者实际走访却发现,民工每月只拿到了800元。为此,南京建工集团表示,年底民工领取工资时,个人必须到场签字,或者直接将钱打入银行卡内。

  戈峻岭告诉记者,南京市清欠办今年接到的投诉数量相对减少,但是个案处理的难度却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包工头携款逃跑的案例在受理的清欠案件中只占1%,99%是合同纠纷、工期延误、工程质量等裹挟在一起的,这使得“清欠”工作越来越难。

  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刘小冰认为,让政府部门为民工讨薪不应该成为正常的解决办法,应当建立纠纷处理、法律援助相衔接的长效机制。

  其实,这几年来,“清欠办”一直在谋求这种机制的长效与完善,例如,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推行农民工劳动计酬手册制度。令人尴尬的是,这两项制度的推行却并不理想。

  2006年5月1日,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在南京全面推行。但截至目前,缴纳保障金的企业只有50%。戈峻岭告诉记者,目前南京市建筑领域约有1800家企业,缴纳保障金的却只有900多家,许多公司挂靠在总包公司名下承接工程,这就加大了征收难度和欠薪风险,一旦出现问题,也会增加清欠工作的难度。

  相关专家表示,建立好长效管理机制,必须理顺建筑市场的链条,通过可操作性的法规约束施工各方,从而完善民工的薪酬制度。“如果把按时发放民工工资作为市场准入和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拖欠行为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随意。”戈峻岭建议,工程招标前邀请造价部门测算合理价,如果低于合理价,就缴纳一定的保证金,等工程安全竣工再退还,这样,既可以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也可以避免欠薪。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