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防止干部栽倒“工程门”要有实招

2011-6-2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5| 评论: 0

简介: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起工程建设领域的典型案件,又有78名厅(局)级干部栽倒“工程门”。 “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已经是句老话了。为什么年年总有那么多的干部栽倒 ...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起工程建设领域的典型案件,又有78名厅(局)级干部栽倒“工程门”。

“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已经是句老话了。为什么年年总有那么多的干部栽倒在“工程门”?看来仅有通报是不够的,关键是防止干部栽倒“工程门”要有实招。

正如通报者所说,与去年5月通报的20起“工程门”案件比较,此次通报案件最突出的特点仍然是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为什么领导干部非要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呢?如果从制度层面,不让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谁违规插手干预,就问问“为什么”,有一个预警机制,岂不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大爱护和保护?这个“仍然”也就不会再年复一年地“仍然”下去。

从实践来看,“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且基层单位和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智慧。如一些政府投资的小型工程,由于时间紧、工期短等原因,往往很难做到全部走招投标程序,要是领导带着私心直接插手,极有可能发生“小工程大腐败”。为此,一些地方采取将有资质的施工单位“集中入库”,“公开摇号”的土办法,就较好地达到了平等竞争的目的。如一些地方把工程发包、物资采购、房地产开发、水利建设、征用土地等工程中的“风险点”梳理出来,关口前移,防患未然,制定风险防控机制,把可能引发错误的“部位”都加上“防护锁”,使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人员,不敢、不会、也不能越雷池。这样,就把“风险”降到了最低限度。

根据事物发展规律,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昨天管用的招数今天可能就不好使了,也许不久就会被“破解”了。只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用发展的思路,创新的办法,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办法,才能攻克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个又一个新问题。如“招投标”,原本是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易发多发问题而出台的,在一段时间内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保护了一些干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围标串标,内外勾结等问题就显现出来,一些干部又倒在了招投标上。因此,一些地方根据查办案件中发现的规律,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e路阳光”招投标平台,将开标、评标等所有招投标环节全部在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任何人都说了不算。这样,一些领导干部少栽倒或不栽倒在“工程门”就成为了可能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