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修复国民党“一大”旧址投900万元

2011-6-23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15| 评论: 0

简介:“自2009年4月闭馆大修的国民党‘一大’旧址至今整整关闭两年2个月,为何迟迟不见动工?”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国共合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国民党“一大”旧址备受社会关注。   昨日,省文物局副 ...

“自2009年4月闭馆大修的国民党‘一大’旧址至今整整关闭两年2个月,为何迟迟不见动工?”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国共合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国民党“一大”旧址备受社会关注。

  昨日,省文物局副局长魏峻接受采访时明确回应:尽管目前“一大”旧址修建工程招标几次遇到资质问题,因而耽误了一定时间,但“一大”旧址将铁定在今年10月之前修复开放。

  据了解,“一大”旧址占地2600平方米,是一座仿罗马古典式砖木结构建筑。1957年,中共广东省委批准将钟楼辟为鲁迅纪念馆,广场改名为革命广场。1986年对钟楼进行了全面加固维修。

  为何迟迟不见动工?因中标单位不具资质

  国民党“一大”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文明路215号,原是清代广东贡院的一部分,目前归属广东省博物馆属下单位使用。

  1924年成为广东大学,同年孙中山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等参加了大会。

  大会标志着国共合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记者昨天下午走访国民党“一大”会址,只见大院铁门紧锁,透过铁栏杆可见正门拱形大门已被密密麻麻铁架支撑。

  附近居民透露,“一大”会址早在2009年4月中旬就没再对外开放,而大门前铁架也搭起很长一段时间了。

  魏峻介绍,去年下半年曾在政府网上两次公开招标,因为应标单位都不具备国家规定的文物建筑维修资质问题而落标。

  今年初,使用单位广东省博物馆委托代理公司招标,由于代理公司在对文物建筑资质把关上不严格,第一名中标单位居然是一家只具备园林建筑维修的一级资质,而不具备国家要求的文物保护单位维修的一级资质。为此,广东省博物馆将在近期进行第二次招标。

  据介绍,整个工程包括地面和地下部分,总投资约需900万,维修工作将分两步先地面后地下进行。第一步是地面维修,在今年10月份铁定完成。将对地表以上的文物建筑进行加固,解决建筑的倾斜问题和建筑的维修。第二步是地基加固,根据国家文物局据的要求,施工要先做部分实验,成功之后再全面推开完成。

  会址现“危房”主因:周边建地下车场令建筑倾斜

  主持和督导此项维修工程的广州大学知名文物保护及修复专家汤国华教授昨天告诉记者,该旧址目前已经出现基础下沉、大钟楼倾斜等现象,成为“危房”。全面维修包括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预计需要500多万元,地面建筑要300多万元。

  目前维修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此次全面修复规模将为建国以来最大。

  汤国华告诉记者,楼高五层的大钟楼会址现“危房”,除了年代久远的因素外,主要是因为其前面在建地下停车场的深挖,引起建筑结构损害,造成墙体开裂、基础下沉。虽然之前就已经有些向南倾斜,但后来由于没有处理好水土流失,令倾斜更加严重。

  目前,维修方案原则上是按原状修复,由于基础下沉,要进行整体建筑加固。具体对24米高的大钟楼是采取纠偏还是维持原状,仍在研究之中。

  “由于旧址历年来屡经改动,此次维修的‘修旧如旧’并非简单的翻新处理,而是要尽可能恢复建筑原貌。”汤国华表示,“国民党‘一大’旧址要力争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前竣工,如今时间已经十分紧迫。”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广东省博物馆一直使用国民党“一大”旧址为展览馆及办公楼,室内多处被不同程度的改动及装修。  

1996年开始发现建筑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引发墙体和拱顶开裂。本次大修将尽量恢复原貌。如拆除礼堂中后来改为拱窗的砖砌部分,恢复原拱门;拆除外廊前部后来封闭部分,局部恢复两侧廊;拆除纤维板天花,改回原来透气板条天花等。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