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乌有“景观大道”竟吸金3000万元
让难以置信的是,这起由公安部和陕西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的涉案金额3000多万元的特大系列合同诈骗案,诱饵竟然是子虚乌有的一条景观大道。 7 月 13 日,陕西省宝鸡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侦办的特大系列合同诈骗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杨某等6名被批准逮捕。 宝鸡西安老板纷纷到公安局报案 投资200多万元购置两台装载机,定购 100辆运输车,李某本想着可以大赚一笔,没想到事先人家承诺的所谓景观大道建设工期却一拖再拖,这让李某感到很蹊跷。李某见发财梦虚无缥缈,便赶到警方报案。 李某一直做建筑生意,多年来积蓄可观。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李某总想着涉足其他赚钱的领域。去年 11月,就在李某左思右想时,一位朋友给他带来一个好消息,称宝鸡将筹划建设景观大道,长约数十公里,工程造价20多亿元人民币,承建方是“中铁十五局第一项目部”。为了确定消息来源是否可靠,李某特意前往高新区“考察”。看着靓丽的“中铁十五局第一项目部”招牌和一流的办公设施,李某终于决定从中“淘金”。为了赢得这次“商机”,李某想方设法与项目部办公室主任王某套近乎,顺利签订 100万方土方工程。王某煞有介事地叮咛李某一定要按期完成工程,千万不能为难自己。精明的李某盘算着即将到手的七八十万元净利润,顿时心花怒放,不但拍着胸部向王某写下了“军令状”,还立马投资200多万订购两台沃尔沃装载机和100辆运输车。 与李某相比,西安某公路建设公司鲁某就聪明很多。鲁某得知宝鸡修建景观大道的消息后,先期已经与西安某知名公司副经理张某签订了转包协议。幸运地是,就在鲁某打算去银行向张某汇兑 100万元工程保证金前夕,他特意到有关部门进行咨询,最后证实宝鸡并没有景观大道工程项目。如梦初醒的鲁某立即向西安警方报案。 接到报案后,宝鸡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与西安警方互通信息,迅速展开侦破工作。两地警方密切配合,分别在宝鸡、西安等地将杨某等 27名犯罪嫌疑人收入网中。 “三连骗”轻轻松松“赚”3000万 自从去年 12月 22 日27名犯罪嫌疑人陆续归案,警方面对一再抵赖的嫌疑人和错综复杂的案情,展开了为期6个多月马拉松式的审讯和侦查,最终使案件真相大白。 主要犯罪嫌疑人杨某是宝鸡市一单位病退职工,但在朋友心目中却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大老板。由于杨某经常声称自己靠社会关系富了起来,还时不时装出业务很忙的样子,这让许多“粉丝”对他刮目相看。在这些“粉丝”当中,咸阳市一单位下岗职工赵某因为对杨某最为“崇拜”,便得到杨某的重点“扶持”。2009年5月,杨某在西安租车租房供赵某和其女友用来“办公”。从那时开始,赵某主办杨某争取来的所谓工程,打着郑西高铁维护、西安咸阳高速路拓宽工程的幌子,相继骗取 7名受害人 130多万元。 2010年 9月,善于扑捉“商机”的杨某盯上了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杨某以自己承包了西宝高速拓宽改造工程为由,打着“中铁十五局第一项目部”的旗号,租赁办公楼,大张旗鼓地举行了挂牌仪式。靠着前期骗来的资金,杨某购买高级轿车对自己进行“包装”。除此之外,杨某还时常故意透露自己与高级领导关系密切和增加工程项目等虚假信息,打消受害人顾虑,使得企望承揽工程的受害人纷纷上门签订工程施工责任书,毫无顾忌地缴纳巨额保证金,掉进工程转包分包的圈套。 狡猾的杨某在赵某等人的竭力造势下,诈骗活动几乎天衣无缝。杨某和赵某采取“考察”施工单位资质、技术员工力量和施工车辆机械底数等办法,取得施工方的信任。杨某还故意在员工和受害人面前,假装给当地交通部门领导打电话“讨论”施工方案,让许多受害人信以为真。 马某自从受杨某之邀担任项目部部长以来,起初对杨某所承揽的工程还保持着一定的警惕性,但当见多了杨某制造的这些假象后,便慢慢放松了警惕。马某不但将东借西凑的 20多万元拿来“入股”外,还“动员”其他两名受害人及时交纳了近 100万元的工程保证金。 正是因为相互效仿,类似马某这样的受害人纷至沓来,通过请客送礼上门示好,争相与杨某签订了虚假的《工程施工责任书》。 经过警方艰苦侦查,一个“三连骗”的骗局最终水落石出。警方侦查查明,这个诈骗团伙有着明确分工。他们以犯罪嫌疑人杨某为总“过滤器”,团伙其他成员分别把守“项目部”和“项目部”各部门及承包方,通过采取逐级收取好处费、逐级签订《工程责任书》、逐级收取保证金的欺诈手段,利用伪造的公章、身份和工程,进行合同诈骗,巧妙地骗取了近百人受害人30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