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改善环境 依法拆除33万平方米违法建筑
摘要:西宁改善环境 依法拆除33万平方米违法建筑。2013年,西宁城北区查处各类违法建设案件1106起,其中土地卫片44处、建设卫片3处、日常巡查发现949处、群众举报110处。下达《违法建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553份,组织联合执法31次,依法强制拆除164处,共计拆除违法建设面积约32.845万平方米。
西宁城北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与中心城区比,农村建房点多面广、老旧破产楼院历史复杂。特别是当前正处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省、市大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和社会投资竞相聚集,北区拆迁规模逐年递增。由于受拆迁补偿、非法租售等利益驱动,违法抢建搭建频频出现,甚至有蔓延之势,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的任务尤为繁重而紧迫。面对新挑战、新问题,城北区委、区政府坚决把思想行动统一到西宁市委、西宁市政府部署上来,立即行动,重拳出击,举全区之力打一场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的攻坚战,争取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彻底清理整治遗留的各类违法建设。以大拆违改善大环境,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为北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3万平方米违法建设依法拆除: 各类违法建设案件中大堡子地区168起,依法拆除5.205万平方米;二十里铺地区280起,依法拆除10.86万平方米;马坊地区213起,依法拆除5.62万平方米;小桥地区162起,依法拆除3.49万平方米;朝阳地区283起,依法拆除7.67万平方米。 让政策在强势宣传中深入民心: 改造旧城 文明创建 攻坚克难: 统筹抓重点,分类型施策 重点加大对机场高速公路沿线、大学教育园、北川河(核心段)综合治理、门源路等重点片区整治力度,做到清一处、管一处、绿一处;依法严厉打击置政府明令禁止而不顾、恶意套取拆迁资金的“概念房”和“投资客”,坚决予以严肃处理,决不手软,做到拆除一处、震慑一片、教育一方;对历史遗留的,把握政策口径,依法妥善处置。把拆违工作与消除安全隐患、与旧城改造、文明创建和重点工程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拆违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 长效机制政府与群众同心同德: 建立责任倒排机制健全分级包干负责制,将违法建设查处纳入各责任单位年终绩效考核,坚持查事与查人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人。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出台违法建设举报奖励制度,在各大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动员和鼓励广大市民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监督举报,调动广大市民主动参与违法建设的发现和查处工作,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是西宁市委、西宁市政府对城北区工作作风、执行能力的一次检验,更是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的一次实践。城北区有决心、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抓好,以敢于碰硬、善做工作的精神,靠前指挥,雷厉风行,一抓到底,让违法建设在北区再无立足之地。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