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陈文祥:“工程造价”为何成了“造假工程”

2011-8-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0| 评论: 0

简介:“总算看到了一点希望!”一直举报长沙市工商局原任班子中存在严重腐败问题的几位长沙市工商局老干部心情十分激动。经过5年举报、媒体广泛报道后,开始有数人因此被调查、“双规”,他们发现,反腐之路曙光初现。(8 ...

“总算看到了一点希望!”一直举报长沙市工商局原任班子中存在严重腐败问题的几位长沙市工商局老干部心情十分激动。经过5年举报、媒体广泛报道后,开始有数人因此被调查、“双规”,他们发现,反腐之路曙光初现。(8月8日中国青年报)

  建一幢高楼大厦,无疑不同于老百姓搭个鸡舍那么随便。按规矩,少不了过工程造价这一关。所谓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长沙市工商局大楼应该不例外。否则何来获批5300万元总投资的基数?

  既然有工程造价,理当规规矩矩按工程造价出牌,更应该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创造社会信誉等方面,节约工程造价。同时,没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工程造价不可随便追加与超支。以便维护工程造价的严肃性、科学性、合理性。

  然而,获批5300万元总投资的大楼,实际支出至少8200万元,其中绝大多数项目,都远远超出、甚至数倍于中标价。这样的“工程造价”显然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甚至有意逃废招投标法,采用所谓包工包料承包,按实结算,总价下浮的结算办法。更为荒唐的是,空调安装已经达到580多元/平方米,至少超出合理价格8倍以上。长沙市工商局再“不差钱”, 也不能视工程造价为“逗你玩”。

  工程造价成了“造假工程”?其背后折射出的首先是疯狂腐败问题。如果没有一群偷腥的馋猫,一窝无法无天的昏官,“工程造价”不可能沦为一张废纸。其次折射出制度缺失问题。长沙市工商局在项目变更中没有任何监督程序,没有集体讨论决定,没有会议纪录,相关资料也不全。这无疑等于给弄虚作假敞开了方便之门。第三,折射出监督乏力问题。这不仅体现在5年自发举报的艰难与尴尬上,更在于工程造价审核关形同虚设,工程量是否正确、单价的套用是否合理、费用的计取是否准确的监督程序,都被一笔勾销。

  毫无疑问,“工程造价”成 “造假工程”,这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成为最后一个。如何防止“工程造价”再改名换姓,长沙市工商局大楼是一只最好的麻雀,需要认真解剖。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