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今日观察:耗资近亿换路牌是“政绩病”?

2011-8-1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1| 评论: 0

简介:路牌更换也好,还是一些地方搞城市道路、兴建大广场时的“拆了建、建了拆”,都与官员政绩焦渴有关。资源浪费是明摆着的,但给官员换来“面子”和“政绩”也是明摆着的。 江苏南京城管局称将在2014年青奥会之前 ...
路牌更换也好,还是一些地方搞城市道路、兴建大广场时的“拆了建、建了拆”,都与官员政绩焦渴有关。资源浪费是明摆着的,但给官员换来“面子”和“政绩”也是明摆着的。
江苏南京城管局称将在2014年青奥会之前更换全市路牌,目前已更换326块,投资98万元,平均一块路牌花费3000元。官方称需规范设置路牌30792块,按已公布的路牌造价共需近亿元。有市民认为造价太高。上周有消息称南京计划2亿元统一房顶颜色,官方称系媒体误读。
对于一些破坏破损或标示不明确、有错漏的路牌予以更新更换,是可以理解的,但难道南京市7265条道路上的30792块路牌全部都存在更换更新需要?抑或这些“履职”多年的路牌真已经到了必须统一“下岗”的地步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样的“一刀切”式的三年内全部将路牌更换完毕的举措,本身就有严重浪费社会资源之嫌。再揆诸于整个城市建设领域,一个“小小”的路牌投入,对于庞大的城市建设而言确如“九牛一毛”,但以同样的管理思维和浪费现实,放之于更庞大的城市建设领域,如道路建设、城市绿地、公益设施建设等方面,以这样的“操作模式”和“思维方式”又会造成多大的浪费呢?这真让人不忍卒睹。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能决定整体,一个对路牌标识的严重浪费现象基本不在乎的地方,很难想象他们在其他民生领域会做到量力为出、厉行节约。
对于一些地方热衷于“大搞建设”而忽视浪费问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提出过严厉批评,他痛斥说:“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这样干了三次GDP,浪费大量成本,但真正形成的财富就一笔。”南京市更换路牌虽然不是建大桥,但无视资源浪费的做法,“一刀切”式淘汰路牌的做法,谁又能保证不在下一届领导身上“轮回”呢?南京市就一个居民屋顶统一颜色事项,就因某领导一次认为“有碍观瞻”的视察就要耗费巨资搞“颜色统一”,那么,在不从根本上改变决策机制的情况下,就极难避免“路牌建设”依然会沦为“拆了建、建了拆”的“GDP”轮回。
资源浪费是明摆着的,但给官员换来“面子”和“政绩”也是明摆着的。一些上级领导在考察视察和考核下级时,可能也喜欢这样的“面子”,在考察组登高俯瞰某城市上空的时候,可能也是以同样一个“是否颜色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城市主政者的政绩。这或许才是让一些地方将国库资财不当回事,动辄“打水漂”、大拆大建又乐此不疲的根本原因。
虽然路牌关系一个城市的形象,但如何既将路牌的效果发挥好又节约资源,却关系城市的“里子”和官员的“良心”。一个根本不在乎数千万、上亿元“浪费”的决策者,尤其是只愿意将钱花在“面子”上的城市决策者,不大可能再将重点重心放在城市建设的内涵和“里子”上。这样的思维主导之下,城市的发展就是“急躁”的。另一方面,在仅注重“面子”的情况下,城市下水管道“舍不得”投入,城市“逢雨必涝”也就成了必然。浪费财力“戳”起来的道路路牌,虽然不会“说话”,但公众对于其浪费与否却心知肚明,一个路口安七八个路牌,一块牌高达3000余元,真是“天价”的可以。这是“纯金呢还是镀金的”?如果这是个“假货”,也就标志着这样的官场“政绩病”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痛斥的“假货”。对于此类现象,也极有必要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在监督官员公权力的同时,也极有必要充分引进民意监督。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