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建筑企业“瘦身”施工队伍不可取

2011-8-23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4| 评论: 0

简介:近年,为应对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许多大中型建筑企业纷纷“瘦身”自己固有的施工队伍,转而成为单一的管理型公司,热衷于揽工程、搞“联营”,企业因此暂时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了效益,但同时也毁坏了企业根 ...


近年,为应对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许多大中型建筑企业纷纷“瘦身”自己固有的施工队伍,转而成为单一的管理型公司,热衷于揽工程、搞“联营”,企业因此暂时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了效益,但同时也毁坏了企业根基,阻碍了企业的真正做大做强。
企业立足市场,要靠技术实力和品牌。而缺失了自己一线施工队伍的企业,很难掌控分包队伍的施工水平。运气好了皆大欢喜,“背了点”则覆水难收,造成恶果。多年在市场上拼搏耕耘所打造出来的品牌很可能毁于一旦。上海“11·15”火灾就是一个惨痛的佐证。国家《合同法》第272条对承包人作了许多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所以,施工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就无法完全按照法律要求完成承包的工程。再则,如果发包方了解到你无自己的施工队伍,无法真正掌控承包的工程进度和质量,再有后续工程那他也会无情地甩掉你这个“中间商”,直接发包给有相应资质、有专业施工队伍、管理过硬的企业。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既摒弃违法风险,又节省了中间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无施工队伍的企业也就会逐渐失掉客户和市场。
建筑企业以“瘦身”自己固有的施工队伍而取得一时效益的做法无异饮鸩止渴,无法取得长远发展,并会对社会造成某些潜在的隐患。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