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人希望武汉的建筑趋向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摘要: 日前,武昌理工学院光影之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武汉建筑文化变迁的主题,在武汉市三镇进行了走访和问卷。从收回的60份有效问卷中发现,现在的居民开始关注身边的建筑,并思考以后的建筑的发展方向。 近七成的 ...
日前,武昌理工学院“光影之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武汉建筑文化变迁的主题,在武汉市三镇进行了走访和问卷。从收回的60份有效问卷中发现,现在的居民开始关注身边的建筑,并思考以后的建筑的发展方向。 近七成的居民会关注身边的建筑文化 我们每天生活在这样一所城市,不管你是求学还是务工,还是本地居民,每一天城市都会有很多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武汉快速的发展,周围的建筑也在悄然变化着,这些建筑开始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七成的居民会关注自己身边的建筑文化,一位35岁的舒雅琴女士觉得武汉建筑文化观赏性提高了,但实用性也没有跟上。而且,61.7%的人对武汉建筑文化有所了解,78.3%的人认为好的建筑物能给人带来正面影响,只有18.3%的人则表示建筑物只要实用就好,对人们影响不大。 近六成的人希望武汉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向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社会在进步,当然武汉的建筑产业也在发展,但是未来的武汉建筑在群众心中应该如何进步。实践队员也进行了调查,发现市民们普遍认为武汉建筑文化的发展给自己的生活方式及视觉享受造成一定影响。 73.3%的武汉市民认为武汉建筑实用性与观赏性都有所提高,16.7%的人认为武汉建筑实用性下降,观赏性提高,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认为武汉建筑物的发展实用性与观赏性都在下降。葛光小区社区胡左务书记告诉记者,随着武汉的发展,社区软硬件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居民幸福指数也大幅度提升,但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果城市的发展把环保跟居民生活结合起来会更好。 随着武汉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老建筑如红钢城、老棚户区等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则是现代化的商业区和高层居民楼的飞速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武汉市民也是各抒己见。近六成的人表示,现在武汉建筑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好现象,23.3%的人认为武汉应继续发展现代化风格的建筑,而10%则认为应当保持原有建筑风格,其中黄鹤楼、归元寺、古琴台、江汉关等受到武汉市民的热爱。关于人们对传统建筑物与现代建筑物的喜好,各占调查人数的43%。一位51岁的环卫工阿姨说道:“城市的建筑与农村的建筑差距太大,造成农村与城市的一些矛盾和尴尬。而且新建筑更新所带来的拆迁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19岁的小陈则表示,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思想与发展的体现,武汉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保留有价值的传统建筑物,既要有现代特色又要融入武汉思想,不能过多的模仿外国建筑。 在谈到对武汉建筑发展有何建议时,大多数人赞同旧房子被拆除,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希望武汉的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找到自己发展的特色,充分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提升武汉人的整体文化素质。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