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购”0元事件再爆电商乌龙激怒商户情绪
全球最大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电商平台“义乌购”,日前出现了“0元”标价,为此,义乌购修改了商品流程。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此前曾因0元乌龙标价闹得沸沸扬扬的义乌购网悄然简化了商品上传流程。尽管上述事件看似得以解决,但却让7万义乌商户的抵触情绪浮出水面。 本月初,某买家在“义乌购”以“0元”拍下了300万件、总价值近1000万元的商品,但订单随后被“义乌购”取消。 对此,“义乌购”市场部经理袁颖表示:“以前的上传流程和填写说明过于繁琐,有些商户看不懂说明,填写不认真,所以在标价方面造成了误会。”为此,网站把原有的“直接购”和“议价购”与“义乌购售价”进行整合,将价格设置为“阶梯价”、“单一价”和“面议”3类。 填写说明还特别指出:“若设置价格请设置真实价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袁颖解释称,“义乌购”把价格设为0元起初是为方便商户向买家赠送样品,但在义乌当地,一般买卖双方会认为“0元”是价格面议之意。 在采访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义乌很多商户并不愿意做线上交易,认为把商品照片放到网上会引来同行窥伺。此前有消息称,“义乌购”强行要求7万商户做线上交易,导致不少商户产生抵触情绪,根本无心照料网店。 对此,中国社科院电子商务研究室主任黄浩认为,由于线上交易多为明码标价,导致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的价格谈判余地缩小,小商品批发商传统上以面议、谈判来定价,故而对电商并不青睐。 与义乌购取消“0元”买家的订单类似,之前曾有消费者在“易迅网”参加“下单立减”促销活动中以3198元购买一款市价在4000元左右的三星手机,但不久订单被网站取消。黄浩对此表示,电商平台出于对商户和消费者双方利益的考虑,在价格模糊不清或有较大争议的时候也有权取消交易,但无权篡改订单。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