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领衔海洋经济 拟建自由贸易园区
近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以下称“《规划》”)公布。这是全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 相比于浦东、滨海、两江等新区,舟山相对经济体量最小,“正因为如此,创新试点的风险比较小,一旦发生风险不容易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等产生太大影响。”王军指出。同时,从地图上看,舟山是位于东部海岸线和长江黄金水道“T”字形的交汇处,“可能带动的辐射面比较广。”而此前浙江、上海沿海一带所担心的挤压效应也已经从功能定位上解决,“舟山是以大宗散货的贸易为主,如原油、铁矿石、煤炭、粮食等,而宁波、上海等都是以集装箱为主。”最后,舟山作为一个岛屿型的新区,且有跨海大桥与内陆相连,“这样的地理位置非常有利于其在全国作为一个先行先试区。”通过王军所在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研究显示,自由贸易园区至少需要3-5年将各方面条件运作成熟,“未来要怎么建设,还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探索研究。”他也指出,现有的主要挑战是整体的体制机制不太适应、开放程度还不够,包括海关监管、土地管理、行政权限等未做好准备。 从党政官员的配备上看,浙江省副省长孙景淼兼任舟山市委书记已是“高配”。而权限的下放其实已经开始。2012年7月,浙江省向舟山市下放400项省级行政审批权限。但突出的是,上述三个新区原先依托的都是直辖市,而舟山本身是普通地级市,能够作为国家级新区获批,“本身就代表了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王军说。 不论是十八提出的“海洋强国”还是浙江省提出的“海洋强省”,都奠定了海洋经济的重要性,这也是舟山新区的核心定位。“而且浙江省本身又是海洋经济示范区,应该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权。” 浙江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查志强表示。 “必然是个长期过渡期,具体操作还有很多探索。”查志强说,不排除未来其它新区也会明确赋予这样的权限,舟山的情况可能是个信号,强调建设舟山新区的决心。李克川表示,这也是浙江省原先往国务院申报时努力争取的,“主要会有行政审批、项目审批、社会管理方面的权限。”而要支撑起这么大的权限,他表示必须将传统产业的“量”与“新兴产业”的质相结合。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