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现代岭南建筑多遭不当改造或拆除

2013-9-5 19:3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3| 评论: 0

摘要: 由于没有列入文物及历史建筑保护,文化公园水产馆、矿泉别墅、友谊剧院、白云宾馆等岭南派大师作品不被尊重 历史建筑的概念脱胎于近现代优秀建筑。骑楼、西关大屋、竹筒屋、民国洋房等清末民初的近代优秀建筑保护 ...

由于没有列入文物及历史建筑保护,文化公园水产馆、矿泉别墅、友谊剧院、白云宾馆等岭南派大师作品不被尊重

历史建筑的概念脱胎于近现代优秀建筑。骑楼、西关大屋、竹筒屋、民国洋房等清末民初的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但现代优秀建筑,尤其是1950-1980年代由一批建筑大师设计、在全国独树一帜的现代岭南建筑却不为人所知而湮没无闻。与近代建筑多面临拆除的命运不同,这些建筑除部分被拆除外,不少却被不当改造而致面目全非,神韵尽失。无论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精神与记忆的延续,还是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及岭南建筑的传承与创造,这些建筑经典都不应被人遗忘,而亟待抢救保护与修复。

  被遗忘的历史建筑之现代岭南建筑

中国内地首家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正在停业装修,有白天鹅的灵魂之称、萦绕着多少华侨思乡情怀与广州市民回忆的“故乡水”将被保留,这是首次采用大型室内中庭园林设计的精品。“小到青苔,都是20多年形成的,我们会原汁原味保留。”酒店集团总经理黄颖聪向市民承诺,“玉堂春暖”厅的满洲窗等岭南特色装潢悉数保留。

作为广州最年轻的“登记文物”,白天鹅宾馆的装修方案经过严格的审核,多位专家论证要求,白天鹅保留宾馆外立面不变,要保留最具特色的“故乡水”。并要求宾馆保留一层标准客房原貌作为“样板间”,同时保留顶层总统套房作纪念。

白天鹅是幸运的,作为“登记文物”受到了严格的保护;然而,设计团队成员之一的建筑大师莫伯治的另一杰作——矿泉别墅却是另一番命运,其环绕于建筑间的水庭已了无踪影,水池被路面取代,经典的开敞式架空层被茶叶城的一间间店铺填充,标志性的"飞梯"已被铁皮包裹。

遭此厄运的还有泮溪酒家、友谊剧院、白云宾馆、东方宾馆等,都在多次改建、改造中面目全非,尽失原味。

"这些建筑都是中国第一代第二代建筑大师的代表作,却普遍没有被尊重,其艺术历史价值也未引起全社会的认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肖毅强既对这一时代的作品有学术上的研究,本身也是一位地道的广州人,对于陪伴自己长大的这些建筑的命运痛惜之极。

1950-1980现代岭南建筑成开路先锋

白天鹅宾馆、矿泉别墅、泮溪酒家等都是1950-1980年代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这批标志着岭南派建筑异军突起、并对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品还有家喻户晓的山庄旅舍、友谊剧院、白云宾馆等。此外,还有一批不为公众所知的经典: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水产馆(现文化公园水产馆)、华南工学院(先华南理工大学)的图书馆、中山医学院(现中山大学北校区)第一附属医院工字楼、中山医学院生理生化楼、基础科楼等。

这些建筑的背后是现代岭南建筑的辉煌。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现代主义建筑,从上世纪30年代起由林克明等第一代建筑师进行了形式上的探索与思想传播,"但开拓性地将现代主义精神与岭南地域特点与庭园文化相结合,却是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冯江一直致力于对现代岭南建筑思想的挖掘与传播。

“1951年10月的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现文化公园),由陈伯齐、夏昌世、谭天宋等人设计的12幢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以夏昌世设计的水产馆为代表的这批作品,为此后的岭南建筑设计定调,以轻逸、通透、明朗重塑了岭南建筑的性格。”

在2009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特别展中,冯江等人通过其策划的《在阳光下:岭南建筑师夏昌世回顾展》向公众展示了现代建筑在岭南扎根发展的轨迹。

作为岭南派先驱的夏昌世,针对岭南的气候特点,独创出隔热、通风、遮阳技术与形式,在当年的中山医学院、华南工学院建筑群中大展身手,“夏氏遮阳”成为“岭南风格”建筑的基本形式风行一时,并将中国传统的园林精神引入现代岭南建筑。

进入上世纪60年代,第二代建筑师莫伯治在经过北园酒家、泮溪酒家、南园酒家等一系列园林酒家的探索后,将现代功能主义原则与传统岭南庭园造园手法相糅合,有了山庄旅舍、矿泉别墅的不同凡响。

上世纪70年代,广交会的特殊需要带动建设高潮,岭南建筑师群体在气候适应性和园林空间精神的努力得到延续与发展,名震一时的现代岭南建筑设计团队——“外贸工程设计组”(佘畯南、莫伯治、林兆璋、陈伟廉、蔡德道、吴威亮、陈立言等)成就了广州宾馆、白云宾馆、白天鹅宾馆等一系列优秀建筑作品,现代岭南建筑渐臻顶峰,“岭南派”享誉海内外。

“岭南派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奇葩”,冯江评价道,在当时现代建筑理论被视为资产阶级文化而受到批判,建筑创作思想封闭僵化的状态下,又在一个经济短缺、建设低迷的时代背景中,受惠于外贸地位的特殊政策与较少意识形态影响的地理位置,现代岭南建筑独树一帜,与当时占据中国建筑界主流的折衷主义复古建筑大相径庭,起到了先知先觉和开路先锋的作用。

岭南派先驱夏昌世作品多被拆除

然而,令人叹惜的是,这些凝聚着两代建筑大师智慧、本应视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瑰宝的价值却被严重忽视,以致在时代的建设大潮中被拆除、被不当改造甚至破坏,其价值也消失殆尽。

夏昌世,这个对于广州人非常陌生的名字,也连同他已大部分被拆除的中山医建筑群湮没无闻,这批建筑曾在1988年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中,成为20世纪50年代广东唯一获奖项目。当新快报记者寻问今日中山医一位老教师这批建筑的下落时,他说:“我算是很了解学校历史的人了,怎么从没听说过他,也不知道有这批建筑?”

在学校房产科的负责人指引下,新快报记者才在校园里,找到仅存的三幢建筑。“夏氏遮阳”第一楼生理生化楼及代表性的基础科楼已被一幢新大楼所取代。

而作为夏昌世创作生涯高峰、并被全国医院、学校效仿的当年中山医附属一院工字楼(如今的5号楼),却被砍去“工”字的下半截,仅余“一”横的几层楼仍在作病房使用。在被砍掉的部分,一幢在建的新大楼拔地而起。

夏昌世最有名的作品,被誉为“当代岭南建筑”先声的文化公园水产馆虽得幸存,却已被改头换面,精髓尽失。

多数名师作品被不当改造失其精髓

泮溪酒家、友谊剧院、白云宾馆尽管赫赫有名,其建筑价值也享有盛誉,同样在刧难逃。

广州市民郭女士是新中国的同辈人,上世纪80年代,她常与海外归来的亲友到泮溪酒家、白云宾馆等处喝茶吃饭,说起这些地方近年来的变迁,她充满怀念与无奈道:“哎,泮溪的庭园就剩中间那一小块,白云宾馆的花园早就拆了变餐厅和名店街了……”

泮溪酒家贵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02年),但其内部庭园只剩下中间部分,门厅右侧的庭园已被全部改建为餐厅。2007年,业主曾将在1974年扩建中修筑的小岛餐厅与船厅拆毁,并加建一栋两层高的钢结构建筑,巨大的体量占据了荔湾湖的中心位置,还修建了一条从正门直通小岛的桥,现状格局与原貌相去甚远。

据知情者说,当时查出是非法建设的,破坏了近代重点建筑的原有设计理念、历史价值和小岛风貌。后工程被叫停,才恢复了原状。

建筑大师佘畯南1960年代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剧院历史上的里程碑”的友谊剧院,其经济实用、简洁清新的设计,一反气派华丽的剧院设计手法,并将园林与剧院相互渗透,曾经是全国剧院借鉴的典范。

1988年的改造,因包了玻璃幕墙备受批评。2004年白云机场搬迁后,因不再有航线限高控制,一度面临拆除建高楼。2009年剧院称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但目前的正立面,被批评在原来的柱子、墙面上挂了麻石,“是显得气派许多了。但也正因为采用了石材,外包石材饰面后,建筑构件如檐口厚了,原来纤细的柱子粗了,其比例不如原来的漂亮。失去了原有体现岭南派建筑风格的轻巧、清新。可以说,复原后虽复其形,却失其韵。”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庄少庞对此非常遗憾。

不少建筑专家认为:“本来这一时期的岭南派建筑追求的就是与厚重、呆板的官式风格大相径庭的清新、简洁。现在虽然是基于原设计的升级改造,但并没有还原原设计的气质。”

而曾备受赞誉的观众厅南面的小庭园没有了原来的水池、小坝,“看起来就是现代的园林,而不是古典园林的韵味。”

而第一个将岭南园林与高层宾馆相结合的白云宾馆,“那个花园只剩下那棵大榕树了,唉……”当年的设计师之一前广州市规划局副局长、著名建筑师林兆璋叹息道。“好好的庭园拆了,业主没有珍惜……”这棵大榕树原来所在的开敞庭园目前已封闭成丽柏广场的名店,古榕在玻璃夹板中残存。

林兆璋与另一位著名建筑师蔡德道是当年的“外贸工程设计组”至今仍健在的不多的成员,两人都表示不愿意再去看自己的心血之作,“我年纪大了,受不了刺激。”“看了真是很伤心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