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工业建筑风貌区如何发展与保护

2013-9-5 19:4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1| 评论: 0

摘要: 有关专家谨慎地表示,杨浦区即将展开更大规模的滨江开发,如何保护和利用这段极具历史价值的近代工业建筑风貌区,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求得一个平衡,将是对杨浦滨江开发的一大考验。 东方渔人码头一、二期项目,分别 ...

有关专家谨慎地表示,杨浦区即将展开更大规模的滨江开发,如何保护和利用这段极具历史价值的近代工业建筑风貌区,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求得一个平衡,将是对杨浦滨江开发的一大考验。

“东方渔人码头”一、二期项目,分别有规划保留建筑及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整个杨浦滨江老工业带,还有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等。

查询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资料,就有包括原裕丰纺织株式会社(十七棉)、杨树浦水厂、杨树浦煤气厂、英商怡和纱厂、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处新厂(杨树浦电厂)等众多市、区级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不可移动文物。

未来几年,杨浦区还将继续对15.5公里的滨江沿线进行综合开发。极具历史价值的近代工业建筑风貌区,如何保护和开发面临考验。

“可以仿效世博会,对部分老厂房修缮、改造后再利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造,但基本的历史记忆应该延续。”历史建筑保护专家王安石认为,杨浦滨江近代工业风貌区内,除了已经登记的保护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等,众多的老建筑、老厂房,它们都是中国民族工业的缩影,政府部门应该有个总体考虑,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具体到如何开发、利用滨江老厂房、老建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屠启宇认为,滨江产业发展要达成生产、生活、生态的协同,“滨江产业除了更新升级以外,也要考虑退出,这个退出就是把一些岸线从产业的功能向城市生活、生态功能转向;滨江应该更多考虑公共空间、新的生态走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杨浦区有关部门正在对滨江的老建筑、老厂房进行一次全面梳理,一本“杨树浦滨江历史地图”很快就将出炉,“在滨江老工业带的进一步开发中,哪些建筑有历史价值,值得保护和利用,希望这本地图可以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关负责人表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