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安仁古建筑及民俗,就是一幅神秘的图画

2013-9-5 19:4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0| 评论: 0

摘要:   在 安仁民族志展览馆开馆、重绘世界地图、一周一谈论道博物馆这些活动中,一位头戴鸭舌帽、身穿蓝色麻布外套,活跃在展览馆内的人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著名人类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   王铭 ...

  在 “安仁民族志展览馆开馆”、“重绘世界地图”、“一周一谈论道博物馆”这些活动中,一位头戴鸭舌帽、身穿蓝色麻布外套,活跃在展览馆内的人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著名人类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

  王铭铭不仅是安仁民族志展览馆的设计师,还兼任导演一职。“带有世界眼光的博物馆建在安仁这个"破败不堪"的小镇上,真的是让人欣喜若狂。”王铭铭如此感慨。

  结缘  5年前的偶然邂逅

  谈起与安仁的缘分,王铭铭回忆说,5年前,因为朋友在大邑安仁镇工作的关系,他来到安仁。

  走进古镇,在那些青石板路和小青瓦间,有摇曳的树影,幽静的道路。一间间公馆错落有致,散发出浓郁的川西民居风情,“这里于我,就是一幅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图画。”

  之后,王铭铭每次来成都都会到安仁古镇,和朋友一起懒洋洋地坐在老公馆内,在高大的柚子树下喝茶看画。

  王铭铭说,博物馆都在重复诉说自己民族的历史,这样的趋势是不健康的。在老公馆的柚子树下,一次次和朋友闲聊、讨论……建立一个以国外的民族志为主要内容的展览馆初露雏形。

  展馆  他是设计师和导演

  昨日,民族志展览馆在安仁镇正式开馆。“没有想到这个展览馆会建在安仁这个"破败不堪"的小镇上。”王铭铭笑着说,“破败不堪”这个词用在这里不是贬义,安仁的老公馆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正因为“破败不堪”才更有文化积淀和历史厚重,大家一直在做的事情不是修葺它,而是不断为它注入新鲜文化,这一切更显弥足珍贵。“目前,尽管民族志展览馆较小,展品也较少,但它本身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观念艺术。”王铭铭解释,民族志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视野。

  比起外界对文物的热炒,民族志是不值钱的,但是作为人类学独一无二的写作文本,民族志通过记录和描述异域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习俗,将一种人文理解的精神注入到我们对他者文化的认识中,更具有深刻价值。

  直击民族志展览馆开馆

  昨日上午,安仁老街。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卫星直播车为大家进行了活动直播,以最新、最全、最专业的角度带给网友一份全新的体验。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卫星直播车,能在1分钟内解决“采、编、播”问题。

  文字、摄影、摄像记者三方出击,将拍摄的内容传回车上,车上的设备再对采访内容进行画面切换及网络流媒体的编码、存储,最后将这些内容通过卫星传回网络服务器,网友便可在1分钟之内了解到活动现场情况,提前揭开展览馆、地图、安仁老街神秘面纱,让网友足不出户也能亲身体会这场视觉盛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