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让旧厂房和集装箱也焕发春天的生机
让破旧厂房变创意园、令过剩集装箱大放异彩,这正是深圳建筑师张淼近年来醉心的项目。自从6年前接手F518旧厂房改造项目,张淼便一发不可收拾。在6年时间内,她先后完成了国内多个旧改项目,其中有3个已成为深圳文博会分会场。 与此同时,张淼还带领团队进行集装箱的创意化改造。其设计的集装箱花店、咖啡店、创意市集已进入最后安装阶段,将于文博会期间正式亮相F518分会场。日前,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张淼接受了深圳商报专访。 旧厂房变身文博会分会场 张淼与旧厂房结缘于6年前的F518旧改项目。在此之前,她曾任职于中国建筑(601668,股吧)北京设计研究院、香港陈世民建筑师事务所、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院等单位,专注于办公楼、住宅、商业、酒店以及公共建筑的设计。F518创意园的改造项目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她的设计方向。 “进行旧厂房改造设计,是非常有意思的。你既能看到原有的历史痕迹,也能预见改造后的生命力和前景。”张淼说,当完成整个项目,看到原有破旧的厂房焕然一新,无限新的可能将在此酝酿而出,心里会有种无法言喻的感动和兴奋。张淼介绍,她设计的F518创意园包括创意名家1号工作站、创意前岸、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品位街、创展中心及前岸艺术酒店六大主题区及公寓、停车场等。其中,前岸艺术酒店曾荣获2008创意博览会建筑设计类金奖,并于2010年被《中国建筑建筑设计作品年鉴》收录。 自此之后,张淼和她的团队又相继承接了5个旧工业集群改造成产业园的项目。这些改造完成的产业园中,F518创意产业园、燕盟酒店文化产业园和坪山雕塑院均已成为第八届文博会分会场。 欲出书分享旧改设计经验 张淼告诉记者,她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文字,与大众分享团队参与旧改项目所积累的经验和感触。等工作室完成10个旧改项目之后,她将出一本书。“我想,业内外都需要打破对旧改项目的偏见。诸如投入不高、设计简单、设计费用低等等。我更希望通过实际案例,来为这种项目规范一个行业标准。” 在张淼看来,旧改项目并不像多数人所想象的修修补补就行。虽然设计收费远远低于住宅等项目,但实际上干的活却相当于新项目的两倍。除了创意园的整体规划设计,还必须考虑原有建筑的空间布局和使用现状。比如,旧厂房的环保、消防等标准需要重新审视设计。在拆和建之间,究竟是做加法还是减法,这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进行平衡。为了更好地呈现设计意图,张淼还得天天在施工现场盯着。戴着安全帽、灰头土脸地穿梭于工作室和工地,是她的工作常态。 当然,工作中也有很多心动之处。测绘时偶然发现的防空洞令团队激动不已,废弃的零件在设计师的灵感碰撞下成了园区里的艺术装置。正是这种在历史时光印记中穿梭创意的兴奋感令张淼和她的团队乐此不疲。而这也是她急于想在书中表达的。 尝试集装箱的创意化改造 在进行旧厂房改造设计的同时,集装箱也进入了张淼的视野。如何对大量过剩的集装箱进行个性化设计和改造,令其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是张淼近来思考的问题。2010年,张淼和中集集团达成相关合作意向,5万平方集装箱的设计改造将成为她工作的另一重心。 经过反复的方案设计和讨论之后,三个样板建筑将于今年文博会期间在F518分会场正式亮相。目前,正在进行紧张地安装和施工。张淼告诉记者,此次面向观众的是由集装箱改造设计而成的花店、咖啡店和创意市集。 记者从设计效果图看到,花店由两个集装箱组成,一横一竖摆放,墙面爬满了各种植物,小巧的楼梯和独具匠心的屋顶花房令人眼前一亮;咖啡店由三个集装箱组成,分为上下两层,吧台、卡座一应俱全,文艺范十足;同样由三个集装箱拼接而成的创意市集,则巧妙地分割成多个格子间,适合创意人士展示作品。 张淼认为,集装箱的改造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空间,既可以作为应急过度的避难所,也可以将其改造成快捷酒店、临时商业、市政服务以及各种创意空间。目前,这种价格低廉、运输便利的集装箱建筑已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所关注,并渐渐演变成建筑设计的流行趋势。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