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昆明:依托历史建筑挖掘抗战文化

2013-9-5 19:4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1| 评论: 0

摘要:   11日,昆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新松对北门书屋和昆明广播电台旧址的保护利用进行调研时提出,抗战时期的历史建筑是昆明为抗日战争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见证,是这座城市特有的宝贵财富,是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 ...

  11日,昆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新松对北门书屋和昆明广播电台旧址的保护利用进行调研时提出,抗战时期的历史建筑是昆明为抗日战争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见证,是这座城市特有的宝贵财富,是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标识、名片和品牌,相关部门要依托昆明现存的抗战时期历史建筑,挖掘、整合、研究抗战文化,对历史文物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最科学的管理、最合理的利用。

  调研中,谢新松一行详细了解了目前北门书屋和昆明广播电台旧址的保护利用情况。北门书屋是抗战时期李公朴先生的旧居,同时创办的“北门出版社”对抗战时期昆明的爱国民主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现作为餐馆使用。原昆明广播电台的主体建筑位于潘家湾,是当年为抗战国际宣传而建立的抗战时期中国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也是国内绝少数完整保存至今的抗战广播旧址,成为云南在中国现代史上又一个“第一”。该建筑现由云南音像出版社使用。由于当年建筑所用材料好、施工严格,其中的录音棚声学效果至今仍是西南地区最好的。对昆明广播电台的历史颇有研究的市民戴美政还专门写信给市委领导,建议保护利用好这一难得的历史建筑。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谢新松一行还听取了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这些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和建议。戴美政建议,除了继续利用录音棚等可利用的部分,还可以做一个小型博物馆,也可以与昆明其他抗战文化遗存一起组成旅游线路。云南音像出版社董事长段卫克也提出,他们很希望与昆明市合作,把遗址保护利用好,将建筑做成潘家湾的地标性建筑,并发展小剧场、音乐吧等相关产业,打造成昆明文化的一个亮点。

  谢新松指出,城市的历史建筑记载了一段段留驻光辉记忆的历史,是一盏盏闪亮的文化明灯,一座座珍贵的文化宝藏,彰显着城市的独特个性与魅力。对如何保护管理和利用这些历史文物,谢新松要求各部门要坚持规划先行,在城市建设中把历史文物建筑纳入整体规划;积极落实文物保护政策,不断提升历史建筑的文物保护等级;争取国家和省、市多方面的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创新机制,多方筹资,发挥市场作用,采取更加有效的办法管理利用;进一步收集整理研究相关历史资料,丰富文物文化内涵和外延;深入挖掘抗战文化,争取打造出一条抗战文化旅游线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