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建筑业界
首页
Portal
建筑人物
社区
BBS
建筑作品
社群
Group
建筑活动
会员日志
Blog
建筑培训
会员相册
Albu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建筑论坛
建筑圈子
QQ登陆
立即注册
登录
建筑时空
›
首页
›
建筑业界
›
行业聚焦
›
查看内容
王澍: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废除使用混凝土
2013-9-5 19:42
|
发布者:
ccbuild
|
查看:
55
|
评论: 0
摘要
: 作者:方振宁 2月27日夜,正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消息,在普利兹克建筑奖官方网上一经公布就迅速传遍世界,这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受世人瞩目,因为这是本土的中国 ...
作者:方振宁
2月27日夜,正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消息,在普利兹克建筑奖官方网上一经公布就迅速传遍世界,这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受世人瞩目,因为这是本土的中国建筑家首次获得这一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很多中国网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以为是黑客高手篡改了普利兹克建筑奖官网的页面——因为这消息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些太突然了。 一座旧砖瓦构筑的山 2000年我在《Wallpaper》杂志上看到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照片,开始我以为是外国建筑家设计的,定神一看才知道是王澍,那是我第一次记住了他的设计。王澍完成的第一个主要作品就已经非常具有国际语言,从那个时候他就注意到建筑和山水的关系,这或许是中国传统园林思想对他的影响。 王澍是地地道道本土出身和在中国受教育和实践的建筑家,他的作品都完成在中国。他的建筑设计项目并不多,但是主要作品的规模却很大,那就是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的象山校园。这是他从上海同济大学博士课程毕业之后的大规模建筑设计实践,是两位艺术男士的相逢:上任不久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委托建筑学院教师王澍设计了象山校园的一期工程,这个有着十栋一组的建筑群,为王澍十年以来的思考和研究提供了一次综合性的实践机会。象山校园的第二期也随后竣工,这无疑奠定了王澍在中国建筑界的先锋性地位。 这次获奖的作品是宁波博物馆,这是王澍的设计风格和思想的集大成作,也是一位建筑家用自己的作品向那些急功近利的城市建设发出的一声呐喊。怎样才能让社会注意到正义的存在?王澍把博物馆设计成一座山,这是一座由收来的旧砖瓦和混凝土构筑的一座人工的山。 中国和世界在建筑价值观上的距离 2009年,为挑选王澍的作品参加由我策划的在布鲁塞尔展出的“心造——中国当代建筑的前沿”展,我去象山校园考察,他确实给我带来了震撼。我知道王澍的设计在建筑界内外有很多争议,于是我在现场给一位我熟悉的建筑家打电话,我说,你可以不喜欢他的设计,但是希望你来现场看看再说。我的直接感受是:现在许多人都千里迢迢去看柯布西耶和其他建筑巨匠的作品,但是总有一天人们会千里迢迢来到象山校园参观和学习王澍的作品。对于那些在这些建筑中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幸福的,因为这些建筑是激发学生们创造力最好的教科书和场所。 王澍的设计没有风格,也不追随流行,他注重建筑和环境、和传统技艺、和自然、和人文的关系,正如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先生2月28日在北京时所说的:普利兹克奖的评选标准并不是声望,而是寻找建筑界一种卓越的品质。去年评委来中国看到王澍的作品后印象非常深刻!他的作品体现了这种卓越的品质。 很遗憾,我们自己的评论人、专家以及建筑师,没有一个人给予王澍的作品以这样高的评价,这是中国和世界在建筑价值观上的距离。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废除使用混凝土” 中国建筑界盼望中国人获得普利兹克奖是一直以来的梦想,当这种荣誉真的到来时又有些茫然。显然王澍的获奖有着一个大的时代背景,这就是我2011年在策划的 “向东方——中国建筑景观”展在罗马展出的前言中所说的:“全球化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现实,有责任和道德感的中国建筑师们在思考,如何通过使用回收的、或创造再生性建筑材料,来解决建筑大量消耗和占有自然资源的问题,这种事发生在中国,或许是对位于世界建筑转折点的中国建筑界的一种提醒。”这个展览反映了中国新一代的建筑师的建筑实践是和中国崛起的步伐同步的,这些项目就反映了他们个人和建筑、建筑和国家同步的历程,而王澍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个奖会激励更多的中国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深入地考虑我们的城市和生活如何持续性的发展。而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不能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是进入近代工业文明时代之后,生活和自然环境才发生突变,所以王澍所说的:“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废除使用混凝土”这句话,代表了中国建筑家彻底回归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决心,从而认识到“建筑应该是一个生命体系”(王澍语)。 中国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 普利兹克评委会在一份补充声明中说:“中国建筑师获奖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代表着评委会成员们认可中国建筑师将推动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同时,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成功对中国及世界而言都将是意义重大。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中国既要保持悠久而独特的文化传统,又应关注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要做补充说明?这说明中国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是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的崛起和巨大的资本流动,已经是不可阻挡的现实和潮流,在这个潮流中,世界已经认识到中国建筑师将推动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所以他们的思想和道德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未来世界建筑的风格和品位。 中国的城市化的成功与否,将大大影响世界城市的发展,世界的建筑精英们刚刚从纯建筑的梦想中醒来,他们不得不面对远东这块世界建筑发展的震源地所发生的一切,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对近乎疯狂的进度有所制约。于是,普利兹克评委会的视线注意到王澍在建筑上的实践,提出的有关现在和过去的适当关系问题,正好和他们的想法吻合。 普利兹克指出,中国最近的城市化过程引起争议——建筑是应当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就像任何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设计超越了那场争论,产生没有时间限制、深深植根于自身环境又具有普遍性的建筑。 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说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的就是世界的。这是中国的视点,而西方的视点是,当你具有普遍性的时候你才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比如新浪潮的巨匠戈达尔在评价日本导演北野武的时候说,他拍摄的不是日本的电影,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电影。那么普利兹克先生所说的:“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所谓世界性的建筑就是需要具有普遍性的价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相关阅读
•
专家谈梁林故居被拆:“维修性拆除”不存在 拆除是违法行为
•
《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通过审查
•
吴良镛:为中国建筑儿求索
•
《宁夏回族自治区绿色建筑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全国首个
•
汉嘉设计,中国民营设计企业的先锋领军者
•
建筑企业垫资分羹房地产业,利博双赢?
•
保障房标准化实施在即 推广住宅产业化仍困难
•
保护历史建筑,就应该让老房子焕发生命力而不是被贱用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评论
相关分类
建筑要闻
建筑经济
建筑地产
建筑勘察
建筑规划
建筑设计
建筑施工
建筑监理
建筑材料
建筑造价
建筑装饰
建筑结构
建筑电气
建筑景观
建筑园林
建筑照明
建筑物理
建筑热能
建筑防火
室内设计
暖通空调
建筑教育
岩土工程
建筑路桥
工程管理
抗震防灾
城镇化
建筑给排水
建筑水利
绿色建筑
智能建筑
生态建筑
建筑科技
企业新闻
城市低碳
城市建设
建筑招聘
行业聚焦
建筑微信
建筑BIM
古建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