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建筑业界
首页
Portal
建筑人物
社区
BBS
建筑作品
社群
Group
建筑活动
会员日志
Blog
建筑培训
会员相册
Albu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建筑论坛
建筑圈子
QQ登陆
立即注册
登录
建筑时空
›
首页
›
建筑业界
›
行业聚焦
›
查看内容
吴良镛:菊儿胡同在建筑界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2013-9-5 19:21
|
发布者:
ccbuild
|
查看:
135
|
评论: 0
摘要
: 作为建筑学家,吴良镛的代表作不是机场、剧院、体育场馆等这些拔地而起的宏大建筑,而是一小截翻新改造的胡同。作为城市规划学家,他留下的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一座城市、一个园区、一处景观,而是在火热的城市化 ...
作为建筑学家,吴良镛的代表作不是机场、剧院、体育场馆等这些拔地而起的宏大建筑,而是一小截翻新改造的胡同。作为城市规划学家,他留下的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一座城市、一个“园区”、一处景观,而是在火热的城市化进程中被冷落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月14日,人民大会堂,吴良镛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在国家的圣殿里,在聚光灯映射下的那一刻,人们再一次“认识”了吴良镛。 成为“孤本”的菊儿胡同 与吴良镛交谈,没有人绕得开菊儿胡同。虽然他不再主动提起,但菊儿胡同既是吴良镛在规划实践上的巅峰之作,又是他学术道路上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 位于南锣鼓巷东边的菊儿胡同由于保留了浓郁的老北京特色,如今反而成了老外们的聚居地。但在20多年前,这里是北京旧城一个积水、漏雨、危房的典型地区。建筑密集,许多家庭无日照,近80人居住的院落只有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厕所在院外。 1987年,吴良镛受邀对这个地区操刀“动手术”。早在此前的10年间,吴良镛和他的团队在做北京的总体规划时,就探讨了什刹海地区的改造方式,提出了居住区的“有机更新”与“新四合院”的设计方案。 按这样的思路,菊儿胡同的改造吸取了南方住宅“里弄”和北京“鱼骨式”胡同的特点,以通道为骨架,向南北发展形成若干“进院”,向东西扩展出不同“跨院”,突破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全封闭结构。 菊儿胡同的楼房只有3层,却容纳了相当于商品房5层楼的人口,院中已生长多年的两棵大树也得以保留。建筑群有着南国建筑的明朗色调粉墙黛瓦,而不时出现的暗红色,又暗示着这里是皇城脚下,实现了与北京旧城肌理的有机统一。 对此,吴良镛的“自夸”朴素又到位:“有较高的容积率,环境又好,还有中国特色。”然而,菊儿胡同在建筑界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吴良镛说:“起初,国内对它没有宣传,建筑界对它的评价也只是一般稍好;但在国际建筑界却受到推崇。我们在国际会议上一拿出菊儿胡同的规划设计图,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1992年,菊儿胡同获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1993年又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当时的李鹏总理还曾在菊儿胡同发表了新年讲话。 菊儿胡同只进行了第一、二期的改造,就在二期工程前后,时间已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业开始在中国兴起。城市中的危旧房改造往往也是结合房地产开发进行,经济利益驱动着各方的积极性。菊儿胡同第三期的设计图纸本来已经出炉,却因开发商称“亏本”而搁浅。因为“不挣钱”,菊儿胡同终成“孤本”。 有人因此说,菊儿胡同的“新四合院”模式不能得到推广,所以不具价值和典型性。但吴良镛解释说,菊儿胡同只是一个试验,并不是要所有的房子都盖成菊儿胡同,即使是北京,也不是所有的区域都适合那样做。菊儿胡同走的是一条创作道路,不同地方应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创造自己的特色。 当年在接手菊儿胡同危房改造项目之前,吴良镛刚刚提出“广义建筑学”的思想,在项目完成后,他又发展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菊儿胡同正好是吴良镛学术思想发展脉络的最好体现。 城市发展不是房地产开发 也许是受梁、陈二人的影响,吴良镛尤其提倡人文精神。2009年11月,他在清华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成立25周年时说:“长期以来,有一种学术思潮是提倡科学精神,我认为只有科学精神是不够的,还应该包括人文精神,只有科学技术只是"半个人的世界"。科学精神一定要跟人文精神相结合,"产生第三种文化"。要深究人居环境科学,必不能忽视人文精神。” 面对各地狂飙突进的大拆大建,在最近几年的各种场合里,他也常常发问:中国建筑规划市场热火朝天,为何中国建筑师一般只作为合作者,充当配角?当前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进行“日新月异”的“大建设”,目的到底是为什么?城市到底为谁服务? “城市发展不是房地产开发。现在没有整体规划,都把问题推到将来了。”虽然吴良镛的语气还是那么温和,但所谈的内容很尖锐。他分析说,中国的建筑文化底蕴是很丰富的,但中国的近代建筑遗产,并不是很深厚。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当政者,整个社会的建筑修养参差不齐,不像有的国家,有公认的标准。“我们要有一个大致公认的方向,连这一点到现在都没有完成”。 但吴良镛又说,“找到问题才是最难的,我们现在已经找出了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它了。因此,我是一个乐观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相关阅读
•
专家谈梁林故居被拆:“维修性拆除”不存在 拆除是违法行为
•
《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通过审查
•
吴良镛:为中国建筑儿求索
•
《宁夏回族自治区绿色建筑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全国首个
•
汉嘉设计,中国民营设计企业的先锋领军者
•
建筑企业垫资分羹房地产业,利博双赢?
•
上海:去年在建筑行业里面立案查处案件1552起
•
保障房标准化实施在即 推广住宅产业化仍困难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评论
相关分类
建筑要闻
建筑经济
建筑地产
建筑勘察
建筑规划
建筑设计
建筑施工
建筑监理
建筑材料
建筑造价
建筑装饰
建筑结构
建筑电气
建筑景观
建筑园林
建筑照明
建筑物理
建筑热能
建筑防火
室内设计
暖通空调
建筑教育
岩土工程
建筑路桥
工程管理
抗震防灾
城镇化
建筑给排水
建筑水利
绿色建筑
智能建筑
生态建筑
建筑科技
企业新闻
城市低碳
城市建设
建筑招聘
行业聚焦
建筑微信
建筑BIM
古建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