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建筑业界
首页
Portal
建筑人物
社区
BBS
建筑作品
社群
Group
建筑活动
会员日志
Blog
建筑培训
会员相册
Album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建筑论坛
建筑圈子
QQ登陆
立即注册
登录
建筑时空
›
首页
›
建筑业界
›
行业聚焦
›
查看内容
吴良镛:我很关心梁林故居拆迁的事情
2013-9-5 19:44
|
发布者:
ccbuild
|
查看:
28
|
评论: 0
摘要
: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 ■ 人物档案 吴良镛1922年5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50年 ...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 ■ 人物档案 吴良镛1922年5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 吴良镛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六十多年来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呕心沥血,勤耕不辍,为城乡建设领域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他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是吴良镛少年时立下的志向。 1922年,吴良镛出生在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庭。1937年日寇入侵,让他深刻体会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 “那是(高中)一个毕业统考,考完最后一门科目后的午后,日本飞机轰炸了合川,整个城市几乎一半都给烧了。”90岁的吴老至今记忆犹新。 1940年,吴良镛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开始了建筑规划生涯。 操刀菊儿胡同改造获“世界人居奖” 吴良镛参与过北京、北海、三亚、张家港、深圳、无锡、苏州等城市的规划设计,主持了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校园的设计。 而操刀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探索出一条旧城有机更新之路,得到了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更凭此获得了联合国授予的“世界人居奖”。 菊儿胡同,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 在1989年前,这里却与诗意无关:以41号院为例,建筑密度83%,许多家庭无日照,近80人居住的院落只有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厕所在院外100米处,是一个典型的“危积漏”(危房、积水、漏雨)地区。 吴良镛受邀来操刀“动手术”,他和学生出了上百张施工图,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有机更新”的原则得以确立。 在吴良镛看来,城市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基本原则应该是保留相对完好者,逐步剔除其破烂不适宜者。但是新的建设要自觉地顺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替旧。 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为达成“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的社会共识,做出重要贡献。 当时媒体关于菊儿胡同危房改造的报道,引发了钱学森的思考。1990年7月31日,他致信吴良镛,提出设想:“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 吴良镛曾说,菊儿胡同实现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梦想,“北京的旧城不能让它毁坏下去。从太和殿前面的广场到小胡同里的四合院,都反映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提出“人居环境学”受到国际认可 吴良镛在规划设计上卓越,理论构建也非凡。 1993年,他领衔公开提出“人居环境学”的设想。 1999年,北京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负责起草的《北京宪章》,引导建筑师全方位地认识人居环境的方法论,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 进入新世纪,他发表著述《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提出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角度,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了整体、统筹的思想。 他反对不少地方片面追求特色,使得一幢幢不讲究工程、不讲究结构、不讲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也反对一些人盲目追随西方,不来个国际招标就凸显不出所谓的“规格”,殊不知西方国家已经在为曾犯下的错误买单,美国人早就喊出了要“将我们的城市从埋葬在墓碑群式的天际线下拯救出来”。 他曾以北京王府井大街北口为例。中国美术馆的形态是“立正”,路口东北侧的民航信息大厦的形态是“稍息”,这两幢建筑都是坐北朝南,可是路口东南角的华侨大厦却是坐东朝西,来了个“向左转”,把美术馆和民航大楼撇在一旁,显得很不礼貌。 他提醒北京有可能成为“二手货城市”,他痛惜北京旧城以剃光头的速度和方式进行改造,“已经像一个瘌痢头”,“出现一片片‘平庸的建筑’和‘平庸的街区’”。 吴良镛认为出现城市建设的危机,实际上是地方意志、部门意志、长官意志在作祟,是文化灵魂失落的表现。 吴良镛说,他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 对话 “我很关心梁林故居” 新京报:恭喜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吴良镛:得这个奖,责任很大、负担很重。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蜡烛。得奖更大的作用是更多的发挥学术、社会力量,使得人居环境等得到更好的保护。 新京报: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您的老师,最近“梁林故居”被拆,您怎么看? 吴良镛:我知道,我知道。我对梁林两人的感情很深刻。“梁林故居”那片是北总布胡同,以前的美术专科学校在那边,最早我个人也住过,好多艺术家都住过。那块都应该保护起来。我也很关心。我对历史名城古建的保护,观点是一贯的,一定要保护好。关键是要贯彻好、从体制上更好地解决。 新京报:您怎么看待旧城保护? 吴良镛:旧城需要保护。从学术上讲,各个地方要探讨,本地的历史和实际,创造性提出新的、好的办法。但不是把“旧”的保护了就行了,要积极地整体保护。 比如北京城是一个整体,现在不是一两个地方的事情。整个北京的旧城,要努力进行创新保护。从建筑科学、规划设计、市政管委等部门一起发挥作用。我个人觉得,要创造性对旧城保护提出整体思路。北京应该有一个宏观、大的战略。旧城保护,不能“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一定要从整体出发,形成一个整体的规划。 ■ 大师印象 九旬翁站讲台 90岁吴良镛仍坚持在一线工作。 去年记者采访吴老时得知,他带7个博士生,每位学生博士论文从开题到写作再到修改,都是亲自指导。 “还给研究生带一门课,每堂课他都坚持亲自去讲授。”清华大学左川教授说,总叮嘱吴老坐着讲课,可他讲着讲着就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 吴老笑着说,“他们还给我定了‘八大注意’,我总是遵守不了。” 爱笑童心未泯 吴老总是笑眯眯的,笑得敦厚、诚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说,吴老喜欢用“童心未泯”来形容自己。因为上年龄的原因,有一段时间,吴老开始装假牙了。装完假牙不久,一只耳朵也不大好使了。有一次开会,来了一屋子人,吴老耳朵听不清楚,就拿出那个小助听器,自己戴上了。 他还解嘲,“一般都说,武装到牙齿,我都武装到耳朵了”。 精力旺工作狂 平时,吴老给人的印象是“儒雅”,衣着整洁。 朱文一说,但只要工作起来,吴老就不大注重穿着。工作投入时,吴老斜挎着书包,衣服都不对称,一边长一边短。 精力旺盛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们对吴老的评价。他们都经常纳闷,吴老早上7点钟就去参加会议,“精神头比年轻人都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相关阅读
•
面孔公社——新福兴地产2011西安首席创意地产大作
•
专家谈梁林故居被拆:“维修性拆除”不存在 拆除是违法行为
•
甪直历史镇区新建建筑控高二层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今起公示
•
梁林故居: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龙
•
何镜堂谈上海钱学森图书馆:建筑物的内涵比本身更重要
•
《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通过审查
•
《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
奔特力和Crossrail携手为欧洲最大的建筑工程提供协作式BIM工具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评论
相关分类
建筑要闻
建筑经济
建筑地产
建筑勘察
建筑规划
建筑设计
建筑施工
建筑监理
建筑材料
建筑造价
建筑装饰
建筑结构
建筑电气
建筑景观
建筑园林
建筑照明
建筑物理
建筑热能
建筑防火
室内设计
暖通空调
建筑教育
岩土工程
建筑路桥
工程管理
抗震防灾
城镇化
建筑给排水
建筑水利
绿色建筑
智能建筑
生态建筑
建筑科技
企业新闻
城市低碳
城市建设
建筑招聘
行业聚焦
建筑微信
建筑BIM
古建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