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38座辽塔重寻历史风貌(组图)
摘要: 维修前的开原崇寿寺塔。维修后的开原崇寿寺塔。 辽宁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地上地下文物资源丰富,辽塔是其中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地上文化遗产种类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东 ...
![]() ![]() 维修前的开原崇寿寺塔。维修后的开原崇寿寺塔。
辽宁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地上地下文物资源丰富,辽塔是其中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地上文化遗产种类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东北乃至北方地区历史发展、民族文化交流和古代建筑技法的重要依据。自2009年起,辽宁省全面启动38座辽塔的文物本体维修工程及11座辽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经过3年不懈努力,截至目前,38座辽塔文物本体保护的各项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辽塔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它们的保护是今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开原市老城镇西南,有一座建于辽代乾统年间的砖塔,名为崇寿寺塔。此塔通高45.82米,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是我省境内最北的一处辽塔,也是我省体量最大的辽塔之一,早在1963年便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几年前,崇寿寺塔身处大大小小的违章建筑包围之下,其所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不能完整体现。 2009年,辽塔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崇寿寺塔被列入文物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终在多方努力之下,重现昔日的历史风貌。
人们或许并不知道,在辽宁,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辽塔共有40处,计51座,数量占全国辽塔总数的一半以上。辽代是一个大兴建塔的时期,建塔之多、年均建塔量之大居中国历朝历代之前列。随着朝代更迭、风雨侵袭,历千年之后,许多辽塔今天已经不复存在,因此,那些少数仍然存世的便显得尤为珍贵。包括崇寿寺塔在内的51座辽塔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6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9座。
辽宁的辽塔工艺高超、气势雄伟,概括起来,主要特点包括:一是类型全,形式丰富。从类型上分包括密檐式塔、楼阁式塔、花塔、双塔,从平面形状上分包括方形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圆形塔,有的类型已属辽塔孤例;二是数量多,分布广泛。我省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辽塔分布在沈阳、大连、鞍山、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等9个市;三是装饰性强,地区、民族特色鲜明。辽代的民族服饰、供养人、动物、花卉、行游等图案在辽塔各个部位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正是由于辽塔具有珍贵的价值,对它们的保护便成为今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无论是代表最高等级东京辽阳府的京塔“辽阳白塔”,还是东北地区年代最早的佛塔“朝阳北塔”,抑或我国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中呈对峙布局的姐妹塔 “崇兴寺双塔”……每一处辽塔都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存在,都是篆刻着文化印记的传世财富。它们在千百年的时光轮转中虽没有消逝,但却布满沧桑,甚至残破不堪,保护它们不仅仅是保护历史的遗产,更是让中华民族绵延横亘的文明脉络得以存续下去。因此,“辽塔保护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实在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辽宁省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涉及地域最广的古代建筑维修工程
在“辽塔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之前,辽阳白塔、朝阳北塔、锦州广济寺塔等13座辽塔已经陆续得到了维修和保护。至此,51座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辽塔,还有38座需要启动维修工程。2009年,辽宁省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涉及地域最广的古代建筑维修工程“辽塔保护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辽塔保护工程”实施期间,从国家文物局到省内有关部门,再到各塔所在地都给予了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充分展现出一次协作式的大规模文物保护工作状态。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是辽宁唯一一家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也是此次“辽塔保护工程”维修方案编制工作的主要承担机构。值得一提的是,“辽塔保护工程”不仅仅是辽宁一个地区的文物保护工程,更得到了来自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学术支持,使得整个工程从酝酿到实施都具有强大的技术保障。
2009年3月20日至3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成员傅清远、韩扬、牛宁及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辛占山、姜念思、王晶辰、李向东等一行7人,历时7天连续考察了锦州、朝阳、阜新、葫芦岛等7个市的35座辽塔。考察期间,专家们每晚研究至深夜,针对每座辽塔的具体情况形成不同的专家考察论证意见,并提出总体修缮原则,为开展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编制与后来的施工提供了有力指导。
同时,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还邀请了山西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东南大学等有关资质单位进行合作,调集强有力的业务骨干,参与维修工程方案及预算编制工作。并且,为提升此次“辽塔保护工程”修缮的整体水平,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与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开展义县广胜寺塔和兴城白塔峪塔的勘察设计与方案编制。众所周知,意大利拥有全球领先的砖石建筑保护修缮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罗马大学多年来一直从事砖石建筑的保护实践与科研工作。此次辽塔的维修主要是对砖瓦的维修与保护,通过合作,工程技术人员把意大利砖石建筑保护修缮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应用到了这两座辽塔的修缮中,而且还为其他各塔的维修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辽塔保护工程使更多的普通民众加强了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保护是一项应当由全社会共同担负的责任和工作,“辽塔保护工程”历时3年,其间一直受到省内外的高度关注,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恰恰是一次具有普及意义的教育和宣传过程,使更多的普通民众开始关注、认识甚至了解辽塔的价值,加强了文物保护观念和意识。
有的辽塔居于城镇,变成了当地的重要旅游资源,每日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但也有许多辽塔散落在郊野或荒芜之地,外观破旧,鲜有访客,人们即便知道某地有一座孤零零的古塔,却也往往不知其来源,更难有深入的了解。自从“辽塔保护工程”在2009年启动,伴随而来的各种新闻报道,让社会各界对辽宁的辽塔有了初步的认识。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工程现场还感受到了当地普通民众对修塔的热情和支持,他们不仅积极提供有关塔的各种历史资料和线索,一些民间工匠和老乡还主动出谋划策,希望能为修塔做些贡献。
因此,“辽塔保护工程”的实施不仅具有文物保护本身的意义,更具有文化传播的功效。它从根本上消除了辽宁辽代古塔文物本体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加强了辽塔文物本体保护并建立起保护的长效机制,改变了辽塔破损较为严重的现状,改善了辽塔的历史风貌和周边环境,同时,还推动了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