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建筑节能改造后冬暖夏凉,缘何步履维艰?
摘要: 推行供热计量改革,是实现低碳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实需要。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是实现供热计量改革的一道关键门槛。 利好:节能改造后冬暖夏凉 5-7年可收回成本 部分老旧居 ...
推行供热计量改革,是实现低碳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实需要。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是实现供热计量改革的一道关键门槛。
利好:节能改造后冬暖夏凉 5-7年可“收回”成本
“部分老旧居民小区楼房保温效果差,热量散失严重,供热温度难达标,即使实行分户计量也难以节省费用。”市建筑节能办主任戴宗军介绍说,按照我省建筑设计标准规定,居住建筑须达到65%的节能标准。2007年10月1日之前竣工的建筑一般都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应进行节能改造。 据介绍,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内容包括室内供热系统分户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及供热管网平衡改造、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三部分。如果建筑本身一项或几项已经达到节能标准,相应部分便无需再进行改造。 “节能改造之后,就像给房子穿了一件小棉袄一样,不仅旧貌换新颜,而且室内冬暖夏凉,生活成本也会大大降低。”戴宗军说,按照他们测算,实施节能改造的住宅楼,5-7年后居民便可“收回”成本,所以节能改造的好处显而易见。 瓶颈:改造成本约涨50元/m2 居民承受能力差异大 实际上,建筑节能改造这项惠民工程在我市已开展多年,但是进展情况并不理想。“聊城城区共改造了约40万平方米,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进行节能改造。”戴宗军说,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 “以前墙体围护可以使用阻燃保温材料,但现在必须要用不燃材料,材料成本以及人工费的增加,使改造资金增加不少。”戴宗军说,前两年改造120-150元/平方米,但现在160-200元/平方米。节能改造总体支出是个很庞大的数字,均摊到每个家庭一般需要几千元。 戴宗军说,对于建筑节能改造费用,中央财政有45元/平方米的补贴。另外,按照有关文件精神,省和地方财政也有一定的扶持资金,但“大头”仍须小区住户支付。“我们调查发现,居民对节能改造费用承受能力差异太大,多数家庭难以接受。”戴宗军说,既有居民建筑节能改造实行的是自愿原则,所以有一户不同意改造,整栋楼就无法施工,这也是工作难以开展的关键因素。 前景:与每个人密不可分 节能建筑是新潮流
有关专家预计,随着新建建筑全面实施节能设计和应用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平稳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将与节能建筑密不可分,节能建筑必将引领建筑业发展新潮流。 同时,为保证地方改造积极性,中央财政奖励标准在“十二五”前三年将维持2010年标准不变,2014年后将视情况适度调减,通知同时要求“已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项目必须同步实行按用热量分户计价收费”。 “从今年开始,我市每年要完成30万平方米的节能改造任务,尽管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并未停步不前。”戴宗军最后说,建筑节能改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广大市民改变思想观念,也需要其他部门大力配合,只有这样,这项惠民工程才能落到实处。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