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华丽建筑背后的家国情怀

2013-9-5 17:1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6| 评论: 0

摘要:   宗祠是同姓同宗的族人联合团结的象征,孝悌忠义则是宗祠共同的精神内涵。三水金本邓氏宗祠因造价高昂,建筑华丽而闻名于珠三角地区。尽管有人曾对豪掷千万重金修建一座祠堂提出质疑,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位异 ...
  宗祠是同姓同宗的族人联合团结的象征,孝悌忠义则是宗祠共同的精神内涵。三水金本邓氏宗祠因造价高昂,建筑华丽而闻名于珠三角地区。尽管有人曾对豪掷千万重金修建一座祠堂提出质疑,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位异乡游子的家国情怀。
  千万巨资造就邓家祠堂
  从河口经过三水二桥,驱车几分钟就来到金本亨堂村。一进村口,数十块柱状巨石就映入眼帘,其中两块已笔直地立在村道两边,如两个卫士守在村口。当地人说,这是亨堂村在建的牌坊。在岭南地区,村口立上牌坊,上书“某某村”字样,司空见惯,如一个坐标,稳定着过客和村民的方向感,而如这般雄伟高大的牌坊却很少见。
  亨堂村的村道宽约4米,由清一色的石子砌成,平整又开阔;再往村里走就会路过一条小河。河上的小桥横越两岸,白玉似的围栏刚刚建好。村头,约摸400见方的水池中央,矗立着一座三层凉亭,凉亭四周搭着的木架子尚未撤去。村里人说,水池四周刚刚修整过,全部都砌上了石头,凉亭也正在建。
  在生长着点点荷花的水池旁,坐落着一座富丽堂皇的祠堂。祠堂前,两座白玉石狮子神情自若,泰然入定,镇守煌煌大院,驱逐牛鬼蛇神。据说,这两个相同模样的白玉石狮都来自福建,造价合计超过30万元。
  往前走几步,就来到鼎鼎大名的邓氏宗祠。祠堂大门比2.26米的姚明还高,由健硕魁梧的两大紫红色的门神镇守。三水史志专家植伟森说:“一扇门就要18个大汉才能扛起来,就算门闩也有100多斤重。”据了解,邓氏宗祠建造的大门、屋梁、屋脊、祠堂内的木质陈设等所用的都是名贵红木。“它们都是从缅甸漂洋过海来到三水的。”而祠堂大门两侧书写的汉字,都镀了纯金,知情人士说,镀金就花了约200万元。
  从侧门进入祠堂,一座座塑像、石雕琳琅满目,各式人物和动物塑像挤满了屋脊和直径约半米的石柱子。当地人说,柱子上的雕塑由来自福建的师傅雕刻而成,所用的石材也来自福建。而屋脊上的塑像则是佛山石湾美陶厂的工艺。要知道,佛山石湾美陶厂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聚集地,在业内颇具威名。
  孝悌忠义成为宗祠精神
  邓氏宗祠已有300多年历史,1998年开始重修,2007年再度改造,总投入超过千万元,其中大多由本籍旅港企业家邓耀林、邓强林等出资。植伟森说,建造一座村的祠堂,花费如此巨大的财力,在整个珠三角地区都异常罕见。
  此后,投资家乡就成为邓耀林等事业当中的重要部分,除了宗祠,村道、牌坊、凉亭、水池、村桥梁等也都倾注着邓耀林的心血。村里人说,“他现在经常回来看看工程的进展情况。”
  为何要费如此多的心力重修宗祠?我们或可在亨堂村邓氏宗祠重修序中知道一二。序中说:“邓氏宗祠之重修,乃是后裔族人思乡之情,念祖之心,亦为海内外同胞,乡亲父老、兄弟姐妹精诚团结之精神。”这也与宗祠寓意“同宗相连”暗合。
  从祠堂中的塑像和陈设所展现的内容,我们也可对该精神窥见一斑。在祠堂大门后,矗立着一高约4米的红色屏风,屏风分为前后24格,每格都讲述着一个孝的故事。《二十四孝》由元代郭居敬编录。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选取了历代二十四个孝子行孝的故事集结而成。鹿乳奉亲即是其一。相传春秋时期,郯子的父母年老,患有眼疾,需要喝鹿乳治疗。郯子便披着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以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郯子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便急忙掀起鹿皮现身,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还护送他出山。
  邓氏宗祠的四根石柱子上也都雕刻着各类故事。其中一例便是华容道,讲述当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仓皇败退,路经华容道。负责在华容道拦截的关羽,感念曹操旧年恩情,不忍相残,曹操最终死里逃生。虽然整座祠堂的主题是孝,但其内涵也延伸到忠义、知恩图报等精神,这也是现代宗祠的共同特征之一。
  异乡游子的家国情怀
  邓耀林的目光并不仅停留在亨堂村。4年前,邓耀林联合另一知名三水籍企业家陆材共同出资设立 “邓耀陆材奖助学金”,帮助寒门学子上大学,目前已有24人获益。汶川地震后,四川境内的众多校舍倒塌。邓耀林又发动管理层前后捐献2300多万元,重建了崇州市怀远百丽中学,让2000多名师生开始了新的学习和生活。
  今年76岁的邓耀林,早年当学徒,后涉足鞋业,开创了“鞋履王国”百丽国际。少小离家老大回,时光变换,每位游子对家国的心却永远不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