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江门高楼建设调查 高端与高度的对弈

2013-9-5 17:09|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0| 评论: 0

摘要: 江门高楼的历史就是一部烂尾楼的历史。 没有高楼大厦支撑的城市,其吸引力和产业结构都不同程度受到限制。 江门人畏高,所以房子造得矮。楼层太高不接地气。 应该把江门建设为一座花园城市,没有高楼 ...



“江门高楼的历史就是一部烂尾楼的历史。”

“没有高楼大厦支撑的城市,其吸引力和产业结构都不同程度受到限制。”

“江门人畏高,所以房子造得矮。楼层太高不接‘地气’。”

“应该把江门建设为一座花园城市,没有高楼,视野开阔。”

“江门会‘越长越高’,这是城市发展的趋势。”

  
“我市现在对土地的利用很粗放,土地资源浪费非常大,对此我们必须有危机感,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近日,市委政研室主任郑文江在一次干部培训课上如此说。

  
而在侨乡论坛上,一篇名为“江门(应该)率先在全国出台禁令:市区禁止兴建高层商业和居住楼”的帖子,在网上引起了江门是否需要多建高楼的争论。发贴的网民“安全专家”认为,禁止兴建高层商住楼,可以避免“交通拥堵、人员密集、城市生活噪音和大气污染”等城市化的通病,符合宜居江门的发展要求。然而,有的网友却认为我市的高楼实在太少,“江门怎么像是个县城”,江门城论坛中的一位网友如此说。

  
假设您是一名城市规划者,您对我市的城市发展有何思考?是支持多建高楼,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还是支持少建高楼,让城市更加宽松宜居呢?

  
【老江门人】

  
不爱住高层公寓 庭院生活够惬意

  
2011年8月27日上午,记者缓步在汲芳里二巷,感受到一种和现代化城市完全不同的气息。

  
居住在这里的人家都是独门独户,楼房不高,只有两三层高。青砖砌成的墙都长出了苔藓,排水管生锈陈旧。透过一扇扇半掩的木门,记者看到这些房子内大多有自己独立的庭院。虽然邻近市中心,又靠近农贸市场,但是汲芳里二巷却安静得出奇。

  
在巷子里,记者碰到一位带孙子出来散步的吴奶奶。吴奶奶的小孙子在巷子里跑来跑去,不亦乐乎。

  
“巷子里没有车,小孩子在里面玩不用担心发生危险的事情。”吴奶奶说,她结婚后就住在汲芳里,房子是丈夫家祖上传下来的老房子,虽然比较陈旧,但是冬暖夏凉,住得比较舒服。

  
“我儿子在外面买了高层公寓,现在不和我住在一起了,但是他们工作忙,暑假期间孙子就放在我这边照看,孙子也喜欢这里的生活,自由快活,小朋友又多。”吴奶奶说,老伴去世之后,儿子常叫她搬到公寓里住,但是一整天呆在家里太闷了,还是巷子里好,出来散步还能常碰到熟人,聊聊家常,比较惬意。

  
随后,记者兜了一圈,登上了中山公园。在中山纪念堂前,记者俯瞰市区发现,眼前尽是低矮的砖瓦楼房,错综复杂的巷子,很多房子已经很破败,只是整个老城区看起来还比较完整。

  
【记者走访】

  
百米高楼寥寥可数 使用率尚未“满负荷”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位于建设路的电信大厦自上世纪90年代建成以来,一直稳坐我市第一高楼宝座。另外,我市百米以上的建筑还有138.1米高的东华大厦、123米高的广播电视中心和110米高的中远大厦。其中,中远大厦和东华大厦商住混用,电信大厦和广播电视中心则为写字楼。

  
那么,现在我市现有的高楼使用情况如何呢?

  
8月26日晚9时许,记者来到电信大厦底下。相对于热闹繁华的市中心,这一带的街区显得有点冷清,电信大厦内透出的点点灯光显得有些暗淡。电信大厦旁边的某大厦是一栋烂尾楼,该大厦的很大一部分墙体被巨幅广告覆盖着。

  
而被业界称为“江门第一烂尾楼”的29层高楼——华园大厦,在荒废17年后,今年才刚刚被粉刷一新,重新投入使用。但是记者发现,在该大厦的停车场内,只停着几辆汽车,着实冷清。

  
随后,记者乘车一路寻访象征江门城市高度的楼盘。记者发现,位于胜利路的五邑城和港口一路的东华大厦,除了接近地面的几层商用楼层灯火通明外,随着高度的上升,透露出灯光的窗户也越来越少。

  
但是,在东湖花园的售楼大厅里,该楼盘一位姓李的售楼小姐告诉记者,楼盘由5栋楼高22至31层的商住综合楼组成,在这5栋楼中,随着楼层的增高,房屋价格会有所增加,但看房者大都喜欢15楼以上的住房。李小姐透露,这跟购房者喜欢登高观景的因素有关,朝东湖公园一侧的高层楼盘就卖得比较好。

  
【观点碰撞】  
1  
高楼迷:高楼的数量决定城市的高度

  
相对于江门仅有的几栋高楼的冷清,在高楼迷论坛的江门板块内,网友畅聊江门城市发展的言论则非常火热。

  
“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着它所能承载的高楼数量的多少及楼层的高度,但没有高楼大厦支撑的城市,其吸引力和产业结构都不同程度受到限制。”网友张公子是一名来自广西柳州的新江门人,从他在帖子中的言论了解到,柳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如江门,但高层建筑并不比江门少,像电信大厦这样的高楼在柳州已有多栋。

  
网友“一无是处”附和道:“一个城市的高楼数量决定了它的城市高度。”“我到江门时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原本以为珠三角地区的城市都应该是高楼林立的,但江门令我有些失望。”这名高楼迷不无调侃地说:“当时,我以为来到了中部地区的某个县城。”
  
2  
宜居族:楼层太高不接“地气”

  
“江门人畏高,所以房子造得矮。楼层太高不接‘地气’啊。”刘世炎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江门人,在他看来,江门人喜欢住低矮的楼房跟要接“地气”的风俗有关。“住得太高不仅不安全,出入也很不方便。”

  
王振耀是我市一名久居英国的华侨,曾游历过欧洲多个国家。在他看来,自己的“乡下”虽然没什么高楼,但城市建设与发展水平却不是建几栋高楼大厦就可以体现出来的。“作为侨乡人,我认为江门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是理智的,一座城市的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城市规划者最应考虑的因素。”

  
侨乡论坛网友“安全专家”则认为,江门的城市化步伐,实在不应该模仿东亚大城市,最后导致严重的交通拥挤、大气污染和噪音。“江门的土地很多,所以应该把江门建设为一座花园城市,没有高楼,视野开阔,人口密度不大,不堵车、空气良好、环境宜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城市化的后发制人,形成自己的长远竞争优势。

  
网友“阿鱼米德”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高楼大厦多不代表人民生活水平就高,江门现有的高楼,有多少利用率能达到八成的?城市规划不能只看表面风光,而是如何利民便民和持续发展。”侨乡论坛网友“江中连线”更是调侃道:“江门高楼的历史就是一部烂尾楼的历史。”

  
【部门声音】 
1 
江门会“越长越高” 这是城市发展趋势

  
市委政研室主任郑文江说,江门新增1亿元的GDP要用地115亩,浪费非常大。全省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建设用地GDP产出是2.5亿元,佛山是4.25亿元,中山是2.9亿元,东莞是4亿元,惠州是1.97亿元,江门只有1.4亿元。未来发展高层建筑,也是配合我市产业升级和总部经济发展的需要。

  
“江门的超高层建筑发展还不是很热,主要是因为超高层建筑的梁、柱等内部结构较复杂,技术要求高,造价较昂贵。”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副站长鲁文斌向记者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的发展,地区物流量递增,江门行政楼、商务楼、酒店等会进一步增加,我市超高层建筑将逐渐增加,江门会“越长越高”,这是城市发展的趋势。

  
市住建局技术管理科科长胡伟岸也说,目前,新建楼房在建设前就要考虑如何节能省地,因此,未来我市的住宅楼建筑,倾向于建造20层以上的住宅楼,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没有30层以上的纯住宅楼。

  
2  
建不建高楼要分区域区别对待
  
市规划建设局副局长亢雁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援引《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下称《总体规划》)说,至2020年,我市主城区人口将控制在160万人以内,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56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97平方米。

  
他说,未来我市的城市发展用地还是趋于紧张,特别是国家收回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权后,新增的建设用地不多,不过按照国家要求的中等城市人均用地规模控制在人均80—120平方米的规定,我市主城区人均用地有近百平方米,和一些用地更紧张的城市比较,还是相对宽裕的。

  
对网民讨论我市是否应该禁止建高楼或多建高楼,亢雁直说,这一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区域来看待。就江门来说,长堤风貌街这一片成规模、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区,将以保护现状为主。即便是改造,也将会按翻新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性修复。像发达国家,高楼也是多数分布在城市的CBD(中心商业区),其他地方的高楼也不是很多。

  
“长堤风貌街那一片老城区内的一些房子的确比较破败,需要改造,但目前相关的规划还正在制定之中,但应该不会再规划建高楼了,在滨江新区,根据规划,未来将建的楼房将以1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为主。”亢雁直说。

  
记者手记

  
尊重历史

  
让市场选择

  
我市需不需要建造更多高楼,热心市民和网友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在讨论中,双方悉数亮出各自针锋相对的观点,可以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互不相让。但是对真正决定是否建造高楼的城市管理者来说,建高楼是一个需要从科学角度来辩证看待的问题。假如城市管理者也以个人的喜好来判断建造高楼的可行性,那么,将会有多少当作形象工程的高楼拔地而起!

  
的确,从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的角度看,高楼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城市建设从来就不是一个仅仅关乎经济发展的问题,它还涉及到城市文化建设和保护的问题。对我们江门来说,长堤风貌街那一片的老城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显然不能以其位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就简单地以商业价值来衡量其存在的意义。而且,要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发达和现代化,高楼多寡也不是一个严谨的评价标准。当然,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江门未来将建的大楼的确会越来越高,但这应该是市场的选择,而不是人为主观的选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