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当代艺术馆群概念性模型 围绕"行云流水"设计(组图)
蔡国强带来当代艺术馆的3个概念性模型,其中主体部分最吸引眼球。 昨天,泉州籍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带着他的设计团队,和美国全球文化资产管理公司(GCA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克伦斯返回泉州。这一次,蔡国强果断实现诺言,在5月拿出了当代艺术馆的概念性模型。蔡国强带来的这三个方案,核心概念是“行云流水”。 据了解,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规划中,原面粉厂粮仓和原麻纺厂粮仓拟改造为泉州当代艺术馆群,同时设有蔡国强工作室。面粉厂位置,将来会放置30到45位当代国际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和装置艺术品;同时,麻纺厂将打造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和文化中心,这里将由国际知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一个新的美术馆,打造成艺术教育与科技展览中心。
设计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当代艺术馆群的主体部分,这个造型与众不同的家伙,目前尚未选定位置。三份方案对这一部分位置各有不同,其中第三个方案则将其放在了笋江公园。相关人士透露,蔡国强计划利用笋江公园一部分,建造这一馆群的主体部分。 目前,拟订的三种设计方案正待批。今年3月,在泉州市政府和鲤城区政府举行的“泉州当代艺术馆”委托规划方案签约仪式上,蔡国强就曾表示,今年5月就将拿出设计初稿。知情人士透露,这三份方案均围绕“行云流水”的概念设计,原来纽约一处艺术馆曾打算采用此方案建设。 据了解,泉州当代艺术馆项目委托美国全球文化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整体策划。设计团队的主要目标,是为泉州设计和建造一座具有非凡建筑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公共艺术建筑。设计者说,他们的理念是,新建筑将戏剧化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能够触动灵感、引发感动和充满吸引力。 相关报道: 携手世界顶级规划建筑师,蔡国强拟在故乡打造21世纪的伟大建筑—— 泉州当代艺术馆概念性规划初步方案出炉 方案设计模型和规划理念今起在市区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内展示,欢迎各方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个选址设计方案之一
三个选址设计方案之二 [导 读] 记者昨日获悉,泉州当代艺术馆(暂定名)概念性规划初步方案出炉。泉籍著名艺术家蔡国强携手美国全球文化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克伦斯和美籍加拿大人、当代著名结构主义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等世界顶级规划建筑师,拟在泉州打造一座21世纪的伟大建筑。 今日起,泉州当代艺术馆概念性规划初步方案的设计模型和规划理念将在市区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内展示。设计方接受各方意见和建议后,力争于今年8月份拿出较成熟的规划方案,尽快组织项目实施。
蔡国强和托马斯·克伦斯对设计中的泉州当代艺术馆进行探讨 泉州当代艺术馆的工作模型放在城区地面模型上进行选址评估 三位大师合力带来“大创意” “具有非凡建筑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公共建筑。”这是蔡国强对泉州当代艺术馆规划蓝图的展望。通过此次展示可以清晰地看到新馆的概念设计、旧工厂的改造构想和周边环境的规划思路。 泉州当代艺术馆的初步方案有市区面粉厂和麻纺厂内、龙头山和石笋公园三个选址,规划面积分别为2万平方米、3万平方米和5.6万平方米左右。为了更好展示泉州当代艺术馆在城市空间中的位置,有关设计方专门制作了一个泉州老城区模型,让该馆的三个选址所处的人文及自然景观一目了然地展示出来。同时,弗兰克·盖里专门设计了一个巨大的规划模型,让人提前感受泉州当代艺术馆的“震撼力”。 “艺术家+规划师+建筑师。”蔡国强说,这种强大阵容携手规划建造一座艺术馆,在全球也是少有的,这是因为一开始他们就锁定目标,要为泉州设计和建造一座具有非凡建筑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公共建筑。“我希望将来外国朋友谈起泉州,不再只知道这是某个人的故乡,而是一个世界级艺术馆的所在地、一座古老文明与现代艺术激情碰撞的圣殿。” 泉州老城区建筑提供创作灵感 西街、东西塔、临漳门……泉州当代艺术馆建成后将与这些泉州传统地标性建筑融为一体。该馆规划设计时充分吸收了泉州老城区建筑元素,让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很好展现。 近段时间,托马斯·克伦斯和弗兰克·盖里经常出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寻找“灵感”,蔡国强更是频频回到家乡,为将泉州当代艺术馆打造成为汇聚世界目光的地标性建筑不断探寻新的思路。他深深为家乡能如此完美地保存好古城特色感到骄傲,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清末以来的建筑,也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老工厂,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古城发展的历史脉络。蔡国强说,两位世界顶级规划建筑大师都非常喜爱泉州,都想将自己的作品留在这里,与古城融为一体并延展到未来。 艺术馆周边可形成文化创意商圈 泉州当代艺术馆的规划建设,不仅要为泉州打造一座展示当代世界水平的艺术馆,建成后这里将展示世界顶级艺术家的作品和世界各地优秀的文化艺术,为海峡两岸的艺术家提供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同时,泉州当代艺术馆还要建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让艺术馆周围成为具有很高价值的商业发展地段,成为吸引外资和台商投资的“磁石”。 据悉,我市大力支持泉州当代艺术馆的规划建设,力争将该项目打造成为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品工程,成为增进世界文化交流、全球华人文化交流、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提高泉州乃至福建省的国际知名度。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