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景色融入地铁车站 大学生设计作品走红网络
摘要: 走入水墨车站 走入烟雨江南 花窗、靠栏、抱厦、歇山,想象一下,当这些建筑元素全部融入进地铁车站时,它将是一幅多么优美的景象?近日,网友小王所设计的水墨车站在微博和网络社区中一炮走红,结合中国传统水 ...
走入水墨车站 走入烟雨江南 花窗、靠栏、抱厦、歇山,想象一下,当这些建筑元素全部融入进地铁车站时,它将是一幅多么优美的景象?近日,网友小王所设计的“水墨车站”在微博和网络社区中“一炮走红”,结合中国传统水墨画意境的高架车站,深得网友们共鸣。“水墨车站”还曾于2007年入选《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集》。 带动周边复兴 改良城市形象 轨交11号线花桥段将于今年6月开工,服务于迪士尼乐园的轨交11号线三期也进入了环评阶段,不久的将来,上海又将新添几座高架地铁车站。而小王所设计的“水墨车站”于此时在互联网上亮相,迅速得到了网友们的支持和赞赏。 小王告诉记者,所谓“水墨车站”的理念,则是将车站与周边建筑乃至片区城市设计一并考虑,节约建设成本和用地,提高建设和使用效率,通过地面建筑的商业需求和轨道交通的巨大人流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以此带动周边地区复兴,改良城市形象和地区面貌。“真切希望相关部门能看到我的作品,如果能实际运用到今后的轨交高架站,那就更棒了!” 传统水墨画面 体现江南风貌 据了解,小王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学,现在就职于本市某大型建筑设计院工作。“水墨车站”是其2007年毕业时的设计作品,并入选了当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集》。 据小王介绍,“水墨车站”是通过对中国江南民居以及园林建筑元素与符号的运用和模仿,结合中国传统水墨画所表现的意境,将现代化的轨道交通车站与古朴典雅的江南古镇风貌相结合,使车站既为周边地区带来方便,自身又能充分体现传统特色。 从设计图上可以看到,“水墨车站”外观简洁,与周边老街风貌较和谐,古朴中透有表现现代感的直线条,花窗、靠栏、斗拱等都展示了江南建筑之细腻。外形还从传统建筑中吸取抱厦、歇山等建筑式样,利用玻璃和钢构成虚实对比的透视关系,体现江南建筑风貌。同时,站台通透开敞,视野良好,立柱和斗拱形成强烈的节奏感。 车站若无特色 乘客易坐过站 提起“水墨车站”的设计初衷,小王坦言,由于各种原因,上海当前已建车站外观存在样式单一,识别性不强,风格不明显等不足,郊区车站这一现象更为普遍,使得车站成为完全的功能性建筑而忽视了其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作用。 “例如3号线车站体量庞大,色彩单一,橙红色屋顶和厚实的站屋立面在城市中如同‘巨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欠佳。而5号线各站造型更为单一,基本仅两种形式,仅在站房立面站名处用不同颜色处理,加上周边环境无特色,站与站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乘客很容易坐过站。”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