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蒙特利尔奥体馆(图)

2013-9-5 17:09|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7| 评论: 0

摘要: 1976年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馆,以其繁杂的设计和别致的造型为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是蒙特利尔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建 筑。该馆的初始设计就存在不可弥补的隐患,后来亡羊补牢,工程期拉长 ...


1976年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馆,以其繁杂的设计和别致的造型为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是蒙特利尔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建 筑。该馆的初始设计就存在不可弥补的隐患,后来“亡羊补牢”,工程期拉长,没能及时全部完工。它的成本也超出了预期,留下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建成之后,维 护费用居高不下。


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场馆设计非常巧妙。这个精巧的设计方案包含了5.8万个座位和1个可伸缩的屋顶,旁边有一座高583英尺的塔,体育场的游泳设 施顶部可控制屋顶的伸缩(这个设计的初衷是屋顶可以缩进塔里,就好像一把折叠伞)。在主体育场的旁边是一个室内自行车场。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设计,也绝对算 得上是奥运历史上最有趣的奥运场馆之一。然而,这届奥运会却成为了奥运史上最受争议的一届奥运会。其中,塔的建设之艰难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直到1976 年奥运会举办,主场馆都没能建成。甚至到了1984奥运会,都没能完工。直到1987年,可伸缩的屋顶终于盖好了,1988年,场馆投入使用,却已迟到了 11年。即使这样,设计也是有缺陷的,强烈的风会弄坏屋顶,并且在1998年屋顶重修以前,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70万美元。更糟糕的是,建筑的某些部分不 断地脱落,1991年的时候,甚至掉下了一块重达55吨的混凝土。所以其维修费用非常昂贵。


从1977年开始,它不得不作为蒙特利尔博览会队的主场地,直至2004年该队迁址。从那以后,这个场馆就被小心呵护。次年,格斗协会计划在这里举办赛事。其旁边的自行车馆则被改建成了蒙特利尔生态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