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江上的又一座桥梁将完成历史使命。记者昨天从芜湖市铁路办获悉,由于宁安城际铁路芜湖段建设的全速推进,位于芜湖市砻坊路附近的青弋江铁桥将于今天结束通行火车的历史,从4月开始逐步拆除,并在原址上建设一座新的宁安城际铁路跨青弋江大桥。 记者 吴安亚 文 摄

今天,芜湖人熟悉的青弋江铁桥将完成它的使命。 记者 吴安亚 摄
青弋江上的又一座桥梁将完成历史使命。记者昨天从芜湖市铁路办获悉,由于宁安城际铁路芜湖段建设的全速推进,位于芜湖市砻坊路附近的青弋江铁桥将于今天结束通行火车的历史,从4月开始逐步拆除,并在原址上建设一座新的宁安城际铁路跨青弋江大桥。
铁桥,承载着芜湖人的偏爱
昨天中午,记者经过青弋江铁桥时,在轰鸣声中,一列火车正驶过铁桥,开往芜湖火车站方向。桥下的青弋江水绕过桥墩温婉地流淌着,在铁桥不远处,停着一艘水泥趸船,一辆挖掘机正将河底的淤泥挖出,为即将到来的桥梁拆除工作清理水道。铁桥西侧,一些工人正在作勘探准备。
由于芜湖主城区被青弋江分成两块,芜湖人似乎对于各式桥梁有着特殊的偏爱。相信不少芜湖“老烟枪”们对于当年的“大铁桥”香烟记忆犹新。采访中,记者巧遇一位老人在铁桥边张望,老人叫赵小毛,今年82岁,家住芜湖南门湾。老人说,他从小在这长大,铁桥陪伴他度过了大半生的岁月,傍晚时分到桥上散步是他几十年来的习惯。
据了解,青弋江铁桥北起镜湖区大砻坊,南至弋江区,全长91.2米,宽5.48米,下承钢桁结构,两孔,每孔净跨35米。桥面轨底16.66米,梁底14.97米,桥上一边一排钢架,从两岸到当中的桥墩上集中,是芜铜、皖赣两条铁路线上的重要铁路桥梁。
一座铁桥,百年故事
对于铁桥的历史,坊间有诸多传说:有人说这座桥是上世纪日本侵华时为了方便运输皖南地区的资源而兴建。解放后,50年代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曾改建加固,后来政府也大修过一次。
芜湖市著名作家李幼谦对这座铁桥经过考证后认为:青弋江铁桥是芜湖的第一座钢桁架铁路桥。据市民传说,金马门外,在南宋时期就有一座浮桥了,叫“市东桥”,后来出了一个姓詹的女子,为了解救她遭难的父兄,坚贞不屈、抗拒强暴,在桥上投水自杀,于是此桥又称孝烈桥。
清朝末年,为了筹建连接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的宁湘铁路,准备在安徽境内建造芜湖到宁国、宁国到广德、徽州到屯溪三条支线,称为“江南铁路”,安徽专门成立了铁路公司,1904年募集股份,采用米捐、米股、茶股和彩票等方法集资110万元,首先修筑芜湖到湾沚的铁路,拆除了孝烈浮桥,1905年开始建设铁桥,但那时候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开工不久便停工,桥没造好,资金耗尽,铁桥半途而废。
1927年,利用该桥路基和桥梁开通了汽车路,1933年终于通了火车,1937年日军进犯芜湖,把铁桥炸毁了。解放以后,为了修建芜铜铁路,1959年重新扩建了铁桥,1973年又进行了一次大修,并增设了两边的行人道。
新铁路桥,芜湖的新地标
记者了解到,青弋江铁桥下通航净高不足5米,在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工程完成后,通航等级将达到限制性III级(规划为7米净高,通航1000吨级船舶),因桥下通航净高不足,将成为碍航建筑物,需要拆除重建。而宁安城际铁路对于桥梁的苛刻要求,更是现有铁桥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的。
芜湖市铁路办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3月30日开始,芜湖市区内的黄山路、康复路、利民路铁道口将不再通行火车,对于缓解芜湖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十分有益。尚在进行最后规划设计的青弋江新铁路大桥,美观、大方、科技含量高,将拥有4条铁轨,相信建成后将是芜湖市青弋江上的另一处地标性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