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中西合璧 大千肖像融入建筑外观

2013-9-5 16:5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2| 评论: 0

摘要: 张大千博物馆,将在3月下旬开工,届时,这座由国际顶尖建筑设计师担纲设计的博物馆,将成为大千故里内江市的标志性建筑。3月8日,在风景秀丽的圆顶山上,内江市文化局副局长胡红雨对记者说。 张大千博物馆将建于 ...

“张大千博物馆,将在3月下旬开工,届时,这座由国际顶尖建筑设计师担纲设计的博物馆,将成为大千故里内江市的标志性建筑。”3月8日,在风景秀丽的圆顶山上,内江市文化局副局长胡红雨对记者说。

张大千博物馆将建于内江东桐路圆顶山,规划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含5个展厅及一个报告厅等,总投资7000多万元,预计2012年6月竣工,它将进入内江市新规划、占地274亩的大千文化产业园区,其中包括圆顶山能“鸟瞰”的内江城北沱江东岩圆顶山张大千纪念馆、相邻新复原的张大千故居等。

本报记者 何茜 张明海

“东张西毕”,再现一段佳话

“张大千博物馆作为内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其设计理念将延续张大千与毕加索的一段佳话。”胡红雨翻开一张张由世界顶级西班牙EMBT事务所设计的效果图。

鸟瞰张大千博物馆造型别致,近观平面,似毕加索笔下的大千肖像,远看又像毕加索画的西班牙牧童的 “变形脸庞”。而展厅又是中国的葫芦造型,外部“脊梁”如张大千飘逸的胡须,又似一道道“飞天”彩带……

设计,缘起一段佳话。1956年7月,张大千、毕加索两位东西方画坛巨匠在法国相会,两位大师相见恨晚,交流长谈。临别,毕加索赠大千一幅《西班牙牧神像》,而大千回赠一幅《双竹图》,世界画坛从此有了“东张西毕”的美谈。而今,中外设计师合作,采用飞天、葫芦、牧神等造型元素,再次将“东张西毕”及东西方艺术情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中西合璧,创意设计背后

张大千博物馆由参与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的西班牙女设计师贝娜德塔担纲。贝娜德塔从1980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到现在设计张大千博物馆,与中国的缘分从未间断。过了把握总体创意,她对张大千生平、艺术历程及兴趣爱好进行详细了解,大千先生传奇经历及与毕加索的交往仰慕不已,并见到了张大千之女张心庆。随后,她领着EMBT事务所的设计人员,在内江市西林公园、大千园、张大千纪念馆、太白楼等预定建设地带,详细勘察了地质地貌、山体结构等。

终于,定址圆顶山,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张大千博物馆设计图在去年11月15日落定内江,设计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山体、林木、原有太白楼位置、形态。而中西合璧的红、黄、蓝色饰面的展厅、接待厅、储藏室及多功能厅,掩映翠竹林荫间又与游廊相通。

谈及馆藏文物,胡红雨透露说,张大千博物馆将集中内江各方面力量,收集展示大千书画真迹,布展方式也要与国际接轨,“给观众集中展示张大千的生活画卷,追寻大师的人生经历,展现大师的艺术成就……”

[记者手记]:

一串闪光的文化名片

艺术无国度。张大千作为世界级的书画艺术大师,其成就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枚瑰宝、一张文化名片。

修建公益性的张大千博物馆,是修建内江与四川文化艺术发展史的一个极好的载体,也是修建四川艺术走向世界的一条“道路”。从另一个侧面讲,它也是大千先生作为艺术家,对故乡的一个贡献。

但是,在今天这个开放的社会,我们期待拥有更多像张大千这样的文化名人名片,并让它连接成一条美丽四川的“文化之旅”,形成新路线,产生群效应,成为耀眼的四川文化旅游新景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