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在地震这类重大自然灾难中,更其坚固程度成为影响我们人身安全最大的因素之一。昨日,记者走访住建局和地震局,了解珠海建筑物应对地震的能力。
市地震局工程师余翼刚刚介绍,目前我国的地震基本烈度从1到12共划分为12个等级,珠海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基本烈度的划分主要是为工程建筑及防震措施做参考,而其划分,也是基于一个地区的历史地震发生频率和地质构造综合评估而得出的。7度是全国大多数地方的划分标准。”但也有高的,比如说,唐山大地震在1976年地震前,烈度为6度,地震发生后调高到11度,汶川也一样,目前,这两个地方的烈度算是全国最高的。相对而言,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就更高。
基本烈度为7度是什么概念?余工简单地说,“按照7烈度建造的建筑物,可抗击震源在珠海区域深度为10公里的6级地震。”这句话如何理解呢,余继续解释,震源深度为10公里的地震算是很浅的,威力很大,也比较罕见(如这次的日本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一般震源深度在30至40公里,有的达500公里,基本没什么影响。也即是说,按照7烈度建造的建筑物,可抗击6级地震。按广东省的规定,楼高超80米的(或者属3类土地的楼高超60米者),增加1个烈度。“增加一个烈度,施工造价增加8%。”余工说。
◎学校
抗震烈度不达标要重建
南都讯记者蓝辉龙 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获悉,珠海从2009年开始,新建、扩建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校舍,都要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烈度八度设计审批,比以前规定的7度有所提高,无法达到这个要求的校舍,要进行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
据了解,珠海属于地震烈度7度地区,原来对校舍抗震的鉴定要求是标准设防的丙类,即要达到7度。根据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要求,中小学校舍的抗震设防类别,由丙类提升到乙类,即重点设防类,要比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从2009年开始,新建、扩建的中小学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都要按照抗震烈度8度设计审批。
2009年12月,教育部门曾专门向住规建局发文,要求对于抗震烈度达不到8度的校舍,除了已确定拆除重建、或按抗震烈度8度设计的校舍,各区的校安办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 B50023-2009)的要求,对区内的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的安全排查或鉴定,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报告。正在建设的校舍,如果没有按照抗震烈度8度设计,要按新标准调整设计后再施工。
据介绍,1993年1月7日之前设计的校舍,执行的是74系列规范,与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抗震性能差,大多需要加固改造或者拆除重建。但校舍大面积改造会对学校教学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教育局要求,对布局合理,面积较大,作为教学主要建筑物的校舍,将尽量避免拆除重建。
◎港珠澳大桥
虽在地震带,地震活动弱
南都讯 记者蓝辉龙 2009年底动工建设的港珠澳大桥,按照高标准设计施工,抗震烈度为8度,设计寿命120年。
据了解,在港珠澳大桥的工可报告中,就该区域的地震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大桥所在的珠江口海域附近,自1970年来记录到2级以上的地震20次,最大的地震是1991年的2月24日发生的3.5级地震,震中距离桥址的最小距离为30公里。说明港珠澳大桥虽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内,但近场区范围内的地震活动比较弱。
由于珠江口的自然环境及海底情况复杂,台风和地震都是影响桥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单位委托专门机构进行研究,设计施工时将大桥的抗震烈度定为8度。
◎民用建筑
墙多用空心砖 但无碍抗震能力
南都讯 记者蓝辉龙 记者从市住规建局了解到,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珠海的民用建筑抗震烈度要达到7度,市内的新建建筑,墙壁基本采用的是空心砖等轻质材料,由于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会减低房屋的抗震能力。
各类建筑无分类指标
市住规建局建筑市场监管科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国地震局对全国地震区域的划分,珠海的民用建筑抗震烈度要达到7度,除了学校要达到8度外,并未对各类建筑如民宅、商场、酒店、写字楼和高架桥等,作出详细的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抗震烈度,但对一些重大工程、重要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等,设计施工的抗震烈度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该负责人说,每一项工程在动工前,住规建局要先对施工图进行审查,抗震能力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该建筑的抗震能力达不到规定的烈度7度,就无法通过审查。在验收的时候,也会根据施工图的设计要求检查质量,抗震能力是结构安全的重要一项,没达到规定的要求也通过不了验收。
汶川大地震之后,珠海建设部门曾对市内的公共建筑进行过一次普查,无法达到7度抗震要求的,都被要求进行相关的加固定工程。
大多墙壁采用空心砖
今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县发生地震,有媒体报道称,有超过超过50%的死者,是由于空心砖房或空心砖墙壁所造成,当地今后可能禁止使用空心砖。这一消息在珠海引起不小的反响,一些网友质疑国家推广的空心砖,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后果,并担心自身居住房屋的安全问题。
对此,市住规建局建筑市场监管科负责人解释,造成这样的后果,与当地的建筑构造有关,发生这种情况的空心砖简易房屋,墙壁是房屋荷载的一部分。珠海目前新建的房屋,采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承受荷载都在框架部分,墙壁不承载房屋的负荷,只是起到间隔的作用。市内大部分楼房的墙壁,采用的都是空心砖等轻质材料,只要框架结构达到要求,就不会对房屋的减低房屋的抗震能力,市民无须对此过分担心。
◎广珠城轨拱北地下换乘中心
抗震设施烈度按7度设计
南都讯 记者胡明发 广为关注的珠海命运工程广珠城际轨道能否抵挡强大的地震?答案是肯定的。记者昨天从广珠城际轨道珠海站拱北地下交通换乘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悉,该项目总投资估算约79293万元,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标准,抗震设施烈度按7度设计,耐火等级按一级设计,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珠海市拱北口岸区域,北靠昌盛路,西靠桂花南路。项目总投资估算约79293万元,项目用地面积为60507平方米,其中地面站前广场31225平方米。地下室为地下两层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该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标准,抗震设施烈度按7度设计,耐火等级按一级设计,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为何不按抗八级地震的标准来设计?珠海权威部门相关人士称“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珠海以及周边区域的地质结构、地壳板块活动等状况,抗震设施烈度按7度设计比较切合实际,应能满足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