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敞开心扉建言献策 “后世博”效应令建材企业心驰神往
摘要: 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二楼的报告厅里,一大批经世博场馆实际应用的建筑用材再次受到以往不同的瞩目。一些专家呼吁,世博场馆的建设为本世纪的人居提供了示范。对这些世博用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应从战略高度,进行标准 ...
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二楼的报告厅里,一大批经世博场馆实际应用的建筑用材再次受到以往不同的瞩目。一些专家呼吁,世博场馆的建设为本世纪的人居提供了示范。对这些世博用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应从战略高度,进行标准化、体系化建设,以使“后世博”效应真正得到发扬光大。这是在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举办的第五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后世博创意设计与创新材料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亲自参与世博场馆建设的建筑师提出的建议。 论坛中,围绕节能、环保、绿色、和谐,对环境友好的建筑用材新思潮,建筑师们与建材生产企业的代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推广、应用世博用材所展示的科技、文化成果,并开发其市场。专家们不仅关注材料的构成来源,也关注材料的去向,更关注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包括对材料自身性能如强度、透光率、保温、隔热的提升和功能的集成与复合(如遮阳、通风、太阳能利用等),都成为论坛关注的焦点。论坛披露,经检测数据显示,应用绿色纤维板如稻草板加工成的材料,比之传统的黏土砖造房,至少节能70%。此外,废弃物的利用如拆除下来的老建筑砖瓦、滩涂上的淤泥等,和重新加工的新材料如废光盘、再生纸、渣土、尾矿、塑料的边角余料,以及自然植物如速生竹、藤条、软木,创新材料如PVC网状膜结构材料、钛锌板等,均具有运输简便、降低能耗、可回收再利用等特点。 上海市建材协会表示,作为今年协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抓住建材行业新一轮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后世博”效应,传承世博会低碳、节能、绿色理念,深入相关政策调研,助力相关市场推广,扩大相关交流合作,为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夯实基础。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