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城市低碳 查看内容

保定:坚持走低碳路径 确立经济转型大坐标

2013-9-5 16:2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24| 评论: 0

摘要: 保定市将围绕低碳城市建设,构建低碳高效型产业结构、技术先导型产品结构、龙头带动型企业组织结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新春伊始,位于保定市区北部的大王店现代产业园区便开始为两大生力军的进驻而忙碌。 ...

保定市将围绕低碳城市建设,构建低碳高效型产业结构、技术先导型产品结构、龙头带动型企业组织结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新春伊始,位于保定市区北部的大王店现代产业园区便开始为两大“生力军”的进驻而忙碌。


一个是总投资161亿元的长城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采用最先进装备生产节能环保的高端汽车零部件;一个是投资33亿元的风帆产业园区,用于兴建年产500万只新型免维护蓄电池项目。

  
这只是保定市转型路线图中的一个节点。


“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定市将围绕低碳城市建设,构建低碳高效型产业结构、技术先导型产品结构、龙头带动型企业组织结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保定市委书记宋太平说。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结构调整“领头羊”


一直致力于“工业强市”的保定,在去年“十一五”收官之年有了份沉甸甸的收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6.3亿元,比5年前增长1.3倍,工业支撑作用大幅增强。同期,农业产业化率由40%提高到57%。


面对成绩,保定市在开局之年看到了更多挑战和不足。


“总体发展基础差,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规模小,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低……”在不久前召开的保定市两会上,市长李谦如是分析。)


亟待实现发展跨越的保定市,同时也对自身产业优势看得很清楚。“十一五”期间,保定市汽车、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汽车产量从21.5万辆发展到去年的72万辆,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从60亿元上升到431.2亿元。产业发展态势强劲,优势明显。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为结构调整培育“领头羊”,成为保定开局之年的一大任务。


为此,保定市明确,把新能源和能源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做成全市的支柱产业,扩大规模、提高速度和效益,加快建设中国电谷和华北轻型汽车城。优化提升建筑材料、纺织服装箱包、食品饮料、化工医药、金属冶炼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之所以如此设定,在于保定力图把握机遇,把现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生产规模大、品牌美誉度好、市场占有率高的领军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根据安排,到2015年,保定市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300亿元,汽车工业和建筑材料业分别达到1500亿元以上,纺织服装箱包业达到1000亿元以上,食品饮料业、化工医药业和金属冶炼加工业分别达到500亿元以上。


五年后,长城汽车、英利新能源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天威超500亿元,河北长安、巨力、河北旭阳、国电联合动力、光为绿色新能源超200亿元,风帆、乐凯、奥润顺达(门窗)、建昌铜业、凌云等企业超100亿元。


坚持走低碳路径,确立经济转型大坐标


全国低碳城市试点、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集诸多名号于一身的保定市,如何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实现新跨越?


开局之年,保定市部署下达诸多“低碳”任务。


包括开展低碳企业、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创建活动;推进市区天然气、北郊热源点和南郊集中供热管网建设;加大黑烟囱治理力度,发展绿色公交,加快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步伐;加快推进市区3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是保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抉择。”宋太平说,围绕发展低碳经济,保定市在“十二五”推出系列重大举措。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推进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即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绿色农业基地建设工程,传统产业改造工程,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建筑节能改造、城镇集中供热、农村节能普及工程,交通节能工程,碳汇工程。

  
与推进重大工程相协同,保定市还将淘汰水泥、造纸、制革、采矿等落后产能,推出技术改造、节能减排、低碳产品应用等示范工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