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海芳
包头日报讯 记者从昆区金融大厦爆破工程指挥部了解到,备受市民关注的金融大厦爆拆时间已经确定。2011年1月29日7:56,这座26年的地标性建筑将准时爆拆。金融大厦爆破工程在包头历史上尚属首次,堪称“包头第一爆”。
据了解,由于金融大厦地上13层,地下一层,高度为48米,横断面近似大“X”形,稳定性非常好,楼内还有4部电梯、3部步行梯,以及许多厕所,小空间的结构都会影响到爆破物的倒塌。为此,必须设计出万无一失的爆破方案。据开发商介绍,包头金融大厦采取定向倾倒爆破拆除方法,大楼主体中部定向倾倒方向为正南,两翼定向倾倒方向为正东。爆破前对大厦的一至五层部分的混凝土柱进行打孔处理并安放炸药。大楼定向爆破前,采用人工及风镐自上而下切割建筑物,使大楼东西两翼(V形)与大楼主体部分(中楼)之间形成宽度不小于2.5米的缝隙,整个大楼已分为三个独立部分。通过延时定向控制爆破技术,使得大厦按照中部—东翼—西翼的顺序分别倾倒解体。
据了解,这次爆破拆除工程预计使用普通炸药800公斤,25秒左右完成爆破。由爆破产生的个别碎块的最大飞石距离为17.3米。本次定向爆破所产生的地震波,不会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
 |
即将爆破的金融大厦。 |
|
 |
拟建的包头文化金融广场效果图。 |
|
包头的“地标”性建筑金融大厦即将消失,这个始建于1985年、建成于1989年、13层48米高的包头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包头金融业的兴起之地。
1月29日,金融大厦即将爆破。
3年后,这里将建成包头文化金融广场,也是未来包头金融业起飞的“支点”。
□文/图 记者 张海芳
1月26日,农历小年。
这一天,钢铁大街车来车往,路上行人脚步匆匆,为迎接春节做着最后的准备。而矗立在阿尔丁广场东面的金融大厦似乎也在匆忙中向人们做着最后的告别———银色围栏中,整个大楼已拆分成段,爆破工作仍在周密筹划中。这座已经不再年轻的建筑,在冬日的阳光下仍然展现出傲然之姿。
而两天后,这个上世纪80年代包头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将永远淡出人们的视野……
曾经的“地标”
金融业的兴起之地
对于即将消失的金融大厦,一些人表示出不舍之情。
“我记得特别清楚,1989年我生孩子那年,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正好搬进金融大厦办公。当时包头的高层建筑很少,它应该是当时最高的建筑,是公认的城市‘地标’性建筑。”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的苗女士说起金融大厦十分兴奋,那一年对她来说记忆深刻。
该行姜女士对这幢建筑的出现同样印象深刻。1985年,她和同学来包头实习,记得一位同学开玩笑地说:“你们包头还是大城市呢,连座像样的高楼都没有。”而金融大厦的出现,让她感觉包头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金融大厦高13层,地下一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金库。印象中,钢铁大街延线上多是赵家营等村子里的土地。而后来当她有机会来金融大厦办公,才领略到登高望远的感觉:“站在办公室里放眼望去,感觉特别好。当时包头很多人没有坐过电梯,有人专门来金融大厦坐电梯,体验高楼的感觉!”
始建于1985年的金融大厦占地28.6亩,外形呈X,1989年投入使用。据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靳云搏介绍,当年金融大厦是由包头市建工局牵头,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中国建设银行包头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包头分行、中国银行包头分行、保险公司等单位建设的。那时候,这些金融部门的办公室都非常紧张,为了缓解办公压力,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新建一座办公楼,几家单位合并使用,称为金融大厦。
当年对金融大厦进行施工建设的内蒙古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现内蒙古电三建)党委工作部部长时建平回忆道:“初建成的金融大厦非常有气势,是让包头市民为之骄傲的建筑。”
金融大厦当年作为包头的金融业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居大楼中心,中、农、建等三大行和保险公司分居四翼,几乎容纳了当时包头银行业的主要机构。其后,随着包头金融业的发展壮大,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分别以金融大厦为原点,在钢铁大街以南建起了自己的办公大楼,金融大厦也成为包头金融业发展的兴起之地。
未来的方向———
仍是金融业“支点”
金融大厦的使用时间不长,留下的印记也并不多———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史料中,有关记录非常之少。记者惟一在网上获得的信息是,金融大厦在2006年7月经历的一次火灾记录,火灾过火面积达到100多平方米,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而随着金融大厦这个城市“地标”的悄然逝去,更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在这个城市的心脏部位与市委、市政府相对而立的黄金地段上,未来到底会呈现怎样一个建筑?
“事实上,金融大厦虽然在当时很壮观,但也有它的缺憾。过去我办事到那里感觉大楼像个迷宫,有点浪费!”一位退休老干部直言不讳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他希望未来的设计更理想,既考虑到商业价值、功能作用,更要考虑整个城市的形象。“在这个地方建大楼一定要与包头大气的城市形象相吻合。”
记者留意到,在网络上一位网名为“10位粉丝”的网友也希望,“这里未来的建筑能代替金融大厦成为包头发展的标志。”
记者从昆区有关部门了解到,代之而起的包头文化金融广场项目由内蒙古中冶德邦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项目占地3.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投资约15亿。中冶德邦总经理刘宏胜告诉记者,包头市文化金融广场是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北侧拟建两栋高档写字楼,南侧拟建两座130米高的酒店式写字楼。项目将突出金融文化特色,是集金融、文化、商业、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建筑群,计划3年内建成。建成后的大厦将具时尚元素,仍旧是城市不舍的金融“地标”。
记者从包头银监分局了解到,自2004年包头银监分局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大厦的部分场所已划归该局使用。新大楼建成后,包头银监分局仍然要回迁办公,而中、农、建三大行的昆区支行还要进驻。因此,严格来讲,无论大楼如何“变身”,但其金融“支点”的地位和功能不会改变。
据了解,从1989年至今,我市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市银行业资产总额已达1948亿,银行业机构也由七八家增至二十多家。为了下一步能实现有序发展,去年市政府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钢铁大街———阿尔丁大街“一线三点”金融街的战略构想,即钢铁大街———阿尔丁大街一线和棉纺金融商务区、阿尔丁文化金融广场、稀土高新区金融广场三点。新的金融“一线三点”布局将是我市建设金融大市、金融强市及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有效载体,将进一步聚集金融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促进我市金融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