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园林博物馆设计方案三选一

2013-9-5 16:1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5| 评论: 0

摘要: 昨天,园博馆设计方案在规划展览馆展出。 本报记者范继文摄 效果图 效果图 效果图 本报讯(记者王硕)您心中的中国园林博物馆该是个什么样子?昨天,记者从中国园 ...


昨天,园博馆设计方案在规划展览馆展出。 本报记者范继文摄


效果图


效果图


效果图


本报讯(记者王硕)您心中的中国园林博物馆该是个什么样子?昨天,记者从中国园林博物馆筹建办了解到,目前3套各具特色的园博馆设计方案正在北京规划展览馆展出,并向公众征集建议。


园博馆筹建办工作人员介绍,3套规划设计方案分别为体现皇家风范的“理想家园,山水静明”,融合现代与传统文化的“水心山骨,叠石成馆”,以及取型于中国印的“园印”。

据介绍,园博馆选址于丰台永定河生态发展带,以鹰山为依托,北引永定河,规划面积6.5万平方米,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负责筹建。预计园博馆将在今年6月动工,2013年4月竣工。


据了解,“园博会”全称为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是我国园林行业的国际性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去年1月21日,北京从上海等几个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九届园博会的承办权。申办时,北京市提出要建一座中国园林博物馆,以填补我国没有国家级园林艺术博物馆的空白,这也成为之后北京得以全票通过的重要因素。专家表示,建成后的中国园博馆,将成为北京的又一园林景观精品和又一地标性建筑。


今年2月17日前,市民可以通过电话(010-62868106)、邮件(yuanboguan@126.com)和现场留言等方式为自己喜欢的设计方案投票。


方案A


理想家园,山水静明

 
通过一座主建筑和六个室外展园构建“一殿六园”的景观。采用“前殿后苑”式中国园林传统布局方式,通过“一轴三环”形成平稳周正的山水骨架格局。


主体建筑体现了“飘浮的屋顶、消失的外墙”两大特征,金色屋顶效仿了皇家建筑群组屋顶意向,飘浮于主体建筑之上,营造出典雅、磅礴的皇家园林气势。


室外展园选择复原六座经典园林,分别是圆明园濂溪乐处、南京随园、圆明园杏花春馆、承德玉岑精舍、苏州千尺雪、颐和园六兼斋花承阁。


方案B


水心山骨,叠石成馆


主体建筑与室外展园构建了“一轴、两点、三带、五园”的整体景观。在设计上体现了现代与传统文化交融的特点。在布局上强调的是“水心山骨”,即以水为中心,以山为骨架,形成园中有馆、馆中有园的布局和意境。


主建筑造型上采用叠石造景的概念,坐落山水间,与自然之美浑然天成。


室外展园选择复原五座园林精品,分别是北宋山水宫苑艮岳、北宋写意山水园独乐园、明代江南园墅影园、清代皇家山地园林梨花伴月、山近轩。


方案C


园印


主建筑与室外展园构建了“一馆、三岛、五园、九丘”相互借景的景观,将中国园林博物馆营造为园博园画卷上的“一方赏印”,安静而内敛。


主体建筑采用两个正方形的组合,形成二元建构的建筑体系,选用一个厚重开放,展示古典园林;一个轻灵闭合,展示现代园林。通过多种对比,体现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吉祥含义,整体呈现出内外交融的空间意境。

  
室外展园包括梨花伴月园、绛守居园、董式西园、东园四座传统园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