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民工博物馆工程投资额削减近半
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建农民工博物馆的构想后,广州率先响应,拟在市内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中村”,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保留其原貌,集中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工的生产生活发展状况及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贡献,留下城市快速发展的印记。 2011年8月,全市包括白云区马务村、槎龙村在内的17条“城中村”进入备选名单,并由市“三旧”办在其官方网站上以公投方式征求公众意见。17条备选“城中村”中,马务村公众认可度最高,得票率高达27%,远超其他“城中村”,成为农民工博物馆选址所在地。 广州农民工博物馆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农民工博物馆;马务村城中村改造整治,范围约34公顷;对周边环境(范围约30公顷)及道路(含城市主干道,长约30公里)等综合整治。 去年11月10日,“农民工博物馆建设及周边整治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公告在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网站上公布,根据公告,农民工博物馆投资总额约6亿元,其中工程费用限额为2亿元,而根据广州市发改委去年12月底的批复文件,该项目总投资估算3.92亿元,投资总额大幅“缩水”2亿元。其中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和装修布展费用2.22亿元,周边道路建设和整治费用1.7亿元。 据农民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馆场主题工程原计划投资4.3亿元,但近期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调整为2.3亿元左右,经费几乎减去了一半。而整个工程的投资缩减了多少,该负责人则没有透露。 据该负责人透露,受投资金额缩减的影响,主场馆原来设计的新建岭南街区等项目也必须相应地调整,而前期陈列与布展部分的招标工作也因此中断。 问题聚焦 1、两栋厂房间建设三层连廊 农民工博物馆构造如何? 去年10月起,马务村因正式成为民工博物馆的落脚点而声名大噪。去年11月上旬,马务村内一停车场被列为首选的建馆地点。之后,博物馆选址又被微调至村内的旧厂房中。 昨日的招标公告显示,农民工博物馆选址依旧为马务村。公告还公布了农民工博物馆的建设方案:将利用两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旧厂房进行改扩建,在两者之间新建一层门厅和三层连廊,将两栋厂房联接为一个整体,并对厂房内部空间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符合使用功能又具特色的博物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合共11248平方米,地上5层,建筑物最高20.15米。 据了解,除了将原有2栋旧厂房改建成博物馆、场馆布展外,工程还将建设一条长约1600米的城市次干道及其他配套设施。 2、预计9月1日按计划开馆 竣工时间是否会受到影响? 昨日,马务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民工博物馆未开始建设,目前村里还在进行前期测量工作,要等招投标完成之后才能动工建设。 据分析,因为本次调整主要是减少部分项目的建设,基本未增加施工内容,对工期进度影响较小。根据广州市政府的要求,农民工博物馆务必于8月底前完成,9月正式开馆迎客。投资调整导致的招标中断是否会延误工期呢?而招标文件要求,工程暂定2012年5月5日开工,所有工程必须于2012年8月20日前交付使用,2012年6月1日前交付部分场地(一至三层及连廊)给陈列与布展部分的专业承包单位实施,配合陈列与布展部分专业承包单位交叉施工,确保2012年9月1日开放场馆。 农民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博物馆的工程初定于5月5日动工建设。“8月底务必完工,这是死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