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新校区将落户在津南区,“新南开”什么样一直引人关注。近日,南开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评审会正式召开,按照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任务的要求,评审专家将在5个方案中评选出优胜方案。
2011年1月初,南开大学将通过展览等形式在全校师生中对优胜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并确定最终规划设计方案。
“新南开”设计瞄准国际水平
南开大学新校区将建设成为面向文明、面向生态、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天津市规划局、南开大学共同组织“天津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此次征集活动共邀请5家海内外知名设计单位,分别为英国诺丁汉大学咨询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艾奕康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从10月开始,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工作,5家单位均按时完成了规划设计。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彭一刚,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钟讯正,教育部校园规划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冀生等11位专家担任此次评审会委员。
传统、现代、人本、绿色、可持续相结合
新校区将延续老校区的建筑空间尺度,传承南开的历史与文化,弘扬南开精神,营造具有南开传统的人文气息。运用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体现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
遵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和校园空间,打造安全便捷的教育教学环境,方便师生教学、生活及活动。新校区将全力打造绿色学府,将生态技术与校园建筑结合,设计具有可实施性的生态建筑,营造“寓教于生活、寓教于交流、寓教于环境”的校园空间气氛。
空间布局: 校内有联络线 四周设护校河
校园内设置一条校际联络线,作为大学与职教园及城市街区的连通。校园四周设置护校河。地铁6号线从校园北侧经过,并在纬六路上设站。在校园南侧纬八路上设置主出入口1处,作为校园礼仪性主入口。在校园西侧纬四路设置次主出入口1处。在校园纬六路、纬八路设置次出入口各1处。在经六路、纬六路上各设置其他出入口1处。作为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主要场所,公共教学楼靠近学生宿舍区,以方便学生上下课。宿舍区以学生食堂等生活服务设施为中心。
校园内部的交通流线以人行第一,确保师生出行安全。设计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系统,连接各功能区,方便师生出行。机动车交通路线和停车场的设计,既保证车行顺畅,又不影响其他交通系统。
建筑景观: “大气、洋气、古朴、厚重”
建筑体量与校园空间和环境相融合,既展示出新校区“大气、洋气”的校园形象,又符合使用功能要求。体现南开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发展脉络,“大气、洋气、古朴、厚重”,并能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流传百年。校园景观彰显自然、人文的校园特色。运用绿化、铺装、水体、假山及微地形等景观手法,构建丰富连续的开放空间,创造富有层次的园林形态,营造绿色、生态的校园氛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