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建筑工地接受检查
摘要: 日前,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梁俊强担任组长,相关技术专家组成的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第一组一行14人,对北京市及昌平区、平谷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 ...
日前,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梁俊强担任组长,相关技术专家组成的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第一组一行14人,对北京市及昌平区、平谷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组听取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委、市政市容委、水务局和昌平区、平谷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的工作汇报,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抽查了11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实地查看了9个建筑工程现场、3个污水处理厂、3个垃圾填埋场、2条道路照明情况及1个城市照明景点。 设计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 检查组认为,北京市重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监管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定的任务。在建筑节能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方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节能型居住区试点建设、农村住宅节能改造示范等重点专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建筑节能工作的资金保障体系、目标管理体系和专项考核制度不断完善,建立建设项目从规划审查、施工图审查、施工、竣工验收备案到销售和使用的全过程闭合监管机制,设计审查总体情况良好。设计阶段的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了100%。在供热计量方面,北京市全面启动了供热计量收费工作,出台了公建和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2010年起新建建筑实现了强制安装分户计量、稳定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同时供热节能改造工作卓有成效,供热保障有力。在污水处理方面,北京市不断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努力推广再生水利用,不断增强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在垃圾处理方面,北京市不断完善法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垃圾分类收集率、资源化率、无害化率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目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运行管理和设施配置水平、填埋场污染物减排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绿色照明方面,北京市建立市、区两级照明管理体系,积极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淘汰非节能灯具,实施节能控制,“十一 五”期间累计节电率达到22.65%。 推进低碳生态功能区建设 检查组对北京市进一步做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建筑节能方面,建议北京市加强对设计人员、施工图审查人员的技术培训与考核。要贯彻落实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材料统一供应要求和施工现场节能信息公示制度,完善施工建设项目的部品与系统检验项目,加强节能施工文件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建筑用能系统的运行节能管理,推行建筑节能领域的能效标识和认证管理。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态功能区建设。在供热计量方面,建议北京将工作重点从强制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向供热计量收费转移。要落实供热企业的责任,实行由供热企业选表、装表、运行、维护、收费,并且规范计量装置的管理。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和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建议北京市进一步科学规划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进一步加强再生水利用工作力度,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加强垃圾源头分类处理,提高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比例。在绿色照明方面,建议北京市进一步优化城市照明的设计方案,实现进一步节能的目标。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