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背街小巷、物业管理、危旧房改善四大改善工程是杭州的标志性民生工程。实施7年来,投入仅60多亿,但已使200余万人受惠。2010年,杭州市完成305个庭院1335幢房屋的改善任务,受益群众超过16万人。背街小巷改造达114条,总长度33.93公里,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
昨天,在市人大“四大改善工程”情况汇报会上,记者了解到,2011年,杭州市将对44处危改工程进行扫尾,并启动40处历保建筑的修缮工作。改造重点从城区转向了城乡接合部。
24个危旧房改善工程年内肯定完工
据统计,全市危旧房改善尚有扫尾项目44个。预计今年可完成24个,共计16.2万平方米。其余20个今年开工并力争完成(具体项目请参看表格)。
目前,杭州市共有285处历史建筑被列入保护名单。市区范围内已列入拟保、尚待论证的具有保护价值的老房子还有100余处。2011年,这批老房子将在国庆前完成论证,并报市政府审批、公布。
2011年,杭州市将开展40处历史建筑保护,并在年内完成包括金钗袋巷、长桥别墅、思鑫坊徐宅在内的25处修复工作。力争前五批历史建筑中已完成和已启动修缮项目的数量达到总量的80%。
背街小巷改善重点移到城乡接合部
去年12月底,杭州市城管办已初步下达庭院和背街小巷改善计划。包括拱墅区大关小区100多栋建筑在内的58个庭院、417幢房屋、56条背街的改造任务都将在年内完成。与以往改造重点放在主城区不同,今年的改造在对主城区待改街区查缺补漏的同时,更着重于对拱墅、江干、西湖等区城乡接合部建筑的条件改善。
同时,针对2005年进行的改造工程,市城管办还将进行复查和二次修复。拱墅区古河巷、德苑路等地都已被列入二次修复名单。
“这个名单仅仅是第一批。经过进一步的研讨,还将有更多的庭院、小巷进入改造名单。”杭州市城管办主任陈祥荣表示。据悉,目前详细的修复设计方案还在筹划中,争取在年后与市民见面,听取市民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