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
摘要: 去年5月28日,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宣传骑车出行。美国 莱克星顿环保组织开建单车城 ...
丹麦 哥本哈根 亮点:交通高峰时期减少汽车“地盘”,临时分给增加的自行车车流 自行车高速路 宛如“绿色通道” 仅有540多万人口的丹麦,拥有自行车超过420万辆,人均拥有率居世界前列。首都哥本哈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被国际自行车联盟授予“自行车之城”称号的城市。过去10年来,该市骑车出行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交通事故的数量则减少了一半。 如果说汽车在这座城市越来越受“排挤”,自行车则是永远的宠儿为解决汽车过多带来的交通问题,市政府步步“封堵”,限制汽车可以行使的路段。而为了方便骑车人出行,政府正大刀阔斧地修建自行车高速路,计划在现有的350公里自行车道基础上,再修建11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通道,它们被称为“绿色通道”。 这些车道完全和机动车道区分开来。 用迷你版的高速公路形容“绿色通道”毫不为过。当公路走到尽头,“绿色通道”却能继续穿行于狭窄的街巷和林间小道,甚至还有自行车天桥飞跃到公路的另一端。 除了专设的绿色通道,在部分老城区,政府已经开始逐步禁止汽车进入某些街区;甚至在交通高峰时期改变自行车道和汽车道的界限,减少汽车的“地盘”,将其临时分给增加的自行车车流。 到了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前,自行车也同样受“优待”。因为丹麦道路的红绿灯更换速度是根据自行车速度来设置的。这使得汽车在市中心行驶时会红灯不断,而自行车就几乎一路绿灯。此外,给自行车的绿灯时间也要比开车的时间长五六秒,这让骑车人可以提前穿过繁忙的交通路口。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公路之间都被路缘石分开,互不干扰。 单车引领 哥伦比亚 波哥大 亮点:市长要求对市民有多重视,就把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建多宽 周末街道 只走自行车 亮点:首座没有机动车的小城年内落成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坐落于苏马帕斯高原的谷地,很难想象,在这座被群山环抱,地势高低起伏的城市,自行车同样畅通无阻。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波哥大拥有南美、乃至全世界最完善的自行车道体系之一。 在周日或者节假日,市区的很多街道在上午7时到下午2时之间不准许汽车通行,让人们可以在街上跑步、骑车或者滑旱冰。 和许多南美国家的首都一样,波哥大也曾饱受交通堵塞的困难。上世纪90年代,市长恩里克·佩纳索拉上任后,承诺城市交通的重心将放到绿色出行上。 他提出,城市的规划者“对市民有多重视,就应把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建多宽。” 波哥大市政府出台了公共建筑环保设计指南,提出公共设施都应考虑骑自行车的便利。由此,该市几乎“从零开始”铺设自行车专用道路。 专用道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自行车主干道”,横贯城市东西南北。自行车主干道旁还设有一些“补给站”,方便骑车人购买食品饮料。 和主干道相连的是次级自行车道网络,它们直接通到公园入口、小区内部和交通枢纽。在所有的枢纽中转站,都设有专人看守的自行车停车场。 最后还有辅助道路网络,这些自行车道多位于郊区,或沿着河岸,将外部的道路网络和市内自行车道连接。 开车出行的减少,有效净化了波哥大的空气。2007年的数据显示,自行车道的建成,减少了6459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由于完全和汽车车道隔离,尽管骑自行车的人多了,但交通事故却下降了。2001年到2004年间,因交通意外致死的骑自行车人减少了1/3。 去年10月21日,一名男子骑车支持纽约市自行车道修建计划。 这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城,独栋的院落就建在森林之中,曲折的小道如树叶的脉络,将市民的房子和花园、市场连接在一起。只不过在这些道路上飞奔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 这样一幅田园牧歌般的景象不是电影中的未来城镇,而是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筹划中的“自行车之城”。 首座没有机动车的小城将在南卡罗来纳州的莱克星顿郡出现。 这座计划中的“自行车之城”,与其称为城市,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片社区。 经过数年的筹划,“自行车之城”的创始人之一乔·米雷特耗资100万美元,在南卡州购下一片60万平方米的土地,这里将按照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的环保房屋标准,新建居民住宅,并铺设7公里专属于自行车的道路。 社区中心的四周将建起首批10栋环保房屋,售价在25万美元到30万美元之间。 目前,这座环保的“自行车之城”已经完成了部分道路的建设,为了保护森林的土壤,自行车道是在原有土层上覆盖而成,而非挖开泥土。在设计道路时,几乎保持了森林的原状,直径超过10厘米的树都不允许砍伐。 美国民间组织“自行车之家”的主席蒂姆·布伦门泰指出,自行车城是一个很大胆的计划,它表明美国人正越来越意识到,一个对自行车友好的地方,也是适合生活的地方。 谢来 (本文来源: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