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设计周及荷兰设计节来临之际,各处都在大打“创意设计”牌。但是大家真的了解创意么?真的了解荷兰设计么?就让创意周刊带领大家去近距离领略荷兰设计的魅力。
2010年12月1日,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举办了一场“创意味”十足的讲座———感触荷兰创意,主讲人为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童慧明教授。在讲座中,他用具体的设计实例带我们感触荷兰设计的特色与魅力,将我们带到遥远的荷兰举办的荷兰设计周,让我们感受奇妙的设计世界。
纵观荷兰设计周,
令人羡慕
荷兰设计展览随性而为。在荷兰这个充满创意思维与新奇设计的国度,随性而为仿佛是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共同特征,设计如此,展览亦如此。在荷兰,设计展览不会有死板的条条框框,全部依照设计师的理念进行陈设。这种自由的氛围不仅给设计师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创作空间,更让参观者能够了解到设计师的真实创作生活。
材料亦是设计。在荷兰设计中,材料领域一直被重视,很多创新也是材料的创新。获得荷兰设计奖器皿类设计奖项的作品是叫做“纸餐桌”的一套桌上用品,不要真的认为它们是纸做的,其实它们是以陶瓷为材料,上面刻上非常精细的刻槽,刻意追求纸的质感。荷兰设计周设立设计材料类作品的展示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和荷兰设计脚踏实地的精神与前瞻的理念。
荷兰设计撷英,充满情趣
在荷兰设计周期间,不仅在设计展上充满创意,在其他方面也有着设计的风采。在设计周期间,20辆由沃尔沃赞助提供的出租车为设计周期间的参观者提供点到点的服务。可别小看了这20辆车,区别于其他出租车的是,在这些出租车的顶部装有一个独特的装置,这是由艾恩霍温设计学院的学生参与设计的,有的车子顶部的造型体现出“SEX(性)”的意象,而有的车子顶部装置会吐出泡泡,充满情趣,这种贴近生活、乐趣盎然的出租车让人津津乐道!
北京中央电视台大楼的设计者库哈斯是我们了解的著名荷兰设计师之一,他不仅对建筑设计有所建树,在衣着服饰设计上也别有创意。由库哈斯设计的一组鞋子不同于我们常见的高跟鞋,它们的造型都十分独特。尤其是在鞋子的根部,有的是直角三角形的空心造型,有的是像牛角一样的弯弯的造型,有的直接从鞋子的中间部分斜出一根弧形的鞋跟。这些鞋子无论在造型还是材质上都不同其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大街小巷都可以见到这种可爱又奇特造型的鞋子,不过可惜的是,大师的作品为获奖项。
拆掉的门窗怎么处理?扔掉?烧掉?NO!在这个倡导环保的时代,要变废为宝,废物利用,把这些拆掉的门窗改造成新时尚的家具。在荷兰设计师的作品中有一组家具设计,它们均是由废弃的门窗家具做成的,柜子、躺椅,既有艺术感,又照应环保的理念,不失为一个“绿色”的设计。
先进的荷兰设计教育,让人唏嘘
荷兰的设计大国地位并非一蹴而就的,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必定有其原因,或者,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设计专业教育中一探端倪。
童慧明教授主要介绍了两所荷兰著名的设计专业学校,埃因霍温设计学院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埃因霍温设计学院原名为埃因霍温工业设计学院,迁址后更名。这所设计学院的师生比例保持在1:3,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完整的教育。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的学生在第一年接受基础教育,并在学习中分为8个系,人与形象、人与活动、人与公共空间、人与交流、人与福祉、人与移动、人与休闲和人与生活。在第二年,学生可以在这8个系中再作一次选择,并且创作自己的设计作品。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的学生无论在学新或是创作中都享有高度的自由与自主,埃因霍温设计学院奉行一句话“设计不仅仅是美学问题,相反设计师实在给定的内容中寻求正确的概念……您能否用不同的方法或实验达至一种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被称为“欧洲的麻省理工”,它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德国亚琛理工大学构成IDEA联盟。代尔夫特的工业设计工程学院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大学设计课程,拥有2000多名学生,却有超过4000名的老师。这所学校的教学理念由“人、艺术、商业”三部分构成。
这里的学生们拥有大型的开放式工作室,工作室中除了工作区还设有休闲区、咖啡厅以及会议室,工作室中还滚动展示着学生们的优秀作品,可以参考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就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通过动手操作变为实用的本领。
在荷兰的设计大学中,学生们不仅能够享受到世界一流的师资水平,更能近距离接触到国际著名设计师,学习他们的先进设计理念,更有。除此之外,自由的学习空间,众多的选择以及动手实践的机会都是荷兰设计教育的先进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