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显著特点,文化的独特与延续性决定了它将冲破岁月的桎梏,在每个时代,在每个城市,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如今,重庆市九龙坡区作为重庆市政府提升城市形象工程的领头兵,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贯穿在地区产业形态的调整工作中,使文化自身形成产业创造经济效益,改变以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在视觉审美艺术、时尚旅游消费等方面将文化创意融汇贯通,打造出了九龙坡区独特的区域形象品牌:巴国城、坦克库、涂鸦街、华岩寺、龙门阵、海兰云天、贝迪温泉……九龙坡区正以"文化创意之城、休闲宜居之都"这一新名片登场亮相,在百花齐放的城市建设中彰显出独特的魅力,熠熠生辉。
上天的宠儿: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
从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来看,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源头是人才,而九龙坡区是艺术人才的洼地,可进行人才的培养、输出和自主创业。九龙坡区充分利用产业的聚集效应,依托四川美术学院70年的艺术积淀,以黄桷坪涂鸦艺术街所在的产业园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501艺术基地、视美动漫基地、102艺术基地、巴国城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这些区域优势资源的强强联合,使九龙坡区在全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大道上,走得更快、更稳,且取得了极大的成效:目前,九龙坡区拥有全市25个创意产业基地中的6个,约占24%。黄桷坪艺术园区集聚了5个市级创意产业基地,是重庆市重点打造的六个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中唯一的产业园区。驰名中外的涂鸦艺术街就坐落在艺术园区的核心区域。
清晰的目标:国际化视野下的发展定位
九龙坡黄桷坪悠久的历史积淀、人才积淀、品牌积淀,是川派画家大本营,这些积淀是无与伦比的,这是上个时代的赐予,这里的创意积淀是全球都不可复制的。
九龙坡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谢维娅告诉记者,黄桷坪不仅仅是九龙坡的独特资源,它还是重庆的"798",是西部当代艺术的高地,它的几大创意产业属于九龙坡的,也是属于重庆的、中国的、世界的,她是以艺术为载体的重庆与世界的对接交流平台,没有一个具体的半径。我们在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的前提下,引导壮大原创板块。
谢维娅说,九龙坡区在扶持培育文化创意相关产业时,紧紧围绕以原创艺术为核心,建成集产、供、销为一体的
艺术特色产业园区和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国家级艺术特色旅游区,逐步走上与国际文化接轨的道路。 同时,文化创意通过产业的聚集效应,改变九龙坡作为老工业生产圈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发挥文化创意作为公共产品的带动作用,以占用少量资源、无污染的方式获取良性的、循环的经济效益。
科学的规划:令人期待的发展前景
文化创意产业集个人智慧、技术和文化于一体,广泛渗透于工业制造、金融、商贸物流、科技文化等产业当中。从一定程度上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素质和层次。九龙坡区发展突出地域特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对解决老工业区的转型问题、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塑造创新的魅力区域形象有很大的支持作用。
例如,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黄桷坪将在整合周边优势资源、进行中西艺术思想交流的同时,带动中国西部地区和全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将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虚""实"结合。
在发展过程中,有些变化是必须要应对的,川美虽然搬迁至新校区,但其作为艺术人才培养的摇篮没有变化,这为黄桷坪转型成为艺术市场,提供良性的人才输出保障。
黄桷坪当代艺术园区作为我市文化产业六大园区之一,被写入了2008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园区规划已几易其稿,正作最后论证。今年初,九龙坡区政府与市文资公司签署协议,开全国之先河,以市区两级联动模式做大文化产业,力争到2012年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政府将着力完善集艺术创作、展览、交流、拍卖、营销等产业链条,重点建设川美创谷、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501艺术基地、102艺术基地、西部原创艺术产业基地等原创艺术集群。
积极的探索:困难挑战中昂首前行。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概念,它作为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产业形态,难免在发展中受到现有体制的束缚。比如电子商务行业的经营需要工商、市场、信息、通讯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仅在"文化"的范畴内,无法将产业做大、做强。因此,如何有效、合理地协调政府部门的工作,非一区之力可为。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是约束其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九龙坡首先要考虑整合利用优势资源,企业发展需要寻找利益生存空间,而个体投资行为又具有极大的风险,且不能形成产业集聚之势,无法发挥辐射和推动作用。将三方因素纳入可操作性的合理范畴内,文化产业要"政府搭台,人才唱戏"是区政府急需解决的难题。
面对难题和挑战,九龙坡政府应如何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挖掘新意,走出一条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认为,九龙坡区政府首先应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形式上思考多样性,探索新路子:例如,501艺术基地的成立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由政府搭台,民营企业作为品牌管理机构整合艺术家、渠道商以及社会资源,共同经营艺术市场。这将有效解决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难的现状。
其次,文化的独特性使其不能被复制,而产业的特性就是批量化的类同生产,这将导致创意的唯一性丧失。如何解决文化独特性与产业批量化生产的矛盾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直面的难题。
另外,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之路,为九龙坡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但是不简单地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路,经历别人已有过的失败教训将是九龙坡区时刻注意的。立足于区域自身的实际,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建设有区域性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