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法泉深入临江市四道沟镇考察灾后重建情况,并参加了“临江市灾后房屋重建竣工暨长川新村入住仪式”。 图为李法泉在白山市委书记李伟等领导陪同下在四道沟镇长川新村查看受灾群众入住情况。张文贤 摄
吉林日报讯 11月11日,伴随着震天响的鞭炮声,从省市领导手中接过新房钥匙的临江市四道沟镇长川新村村民于景洲激动地说:“我们没想到房子盖得这么快,这么好,屋子里日用品都给我们准备好了。谢谢党和政府,我们一定自力更生,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今年7月末8月初,白山市遭受了历史罕见洪涝灾害,给灾区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全市47个乡镇18个街道受灾,受灾群众达3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94.77亿元。
洪灾过后,白山市迅速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先后两次召开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水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指导意见》, 在恢复重建的战役中,牢牢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分清缓急,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化危为机、推动发展的原则,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全力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个确保”的工作目标。
突出抓灾后城乡水毁房屋重建工作。灾情发生后,全市把妥善安排和解决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确保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逐项落实相关政策和各项补贴,严格把关救灾款物的使用管理,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房住,有病能及时就医。同时,根据白山实际情况,对城市水毁倒塌和因水毁成为危房的居民住房通过发放廉租住房补贴解决过冬问题,通过竣工的城市棚户区、煤矿棚户区和新建廉租住房进行妥善安置;对农村水毁严重、户数较多的村屯实施整体异地重建,并把水毁房屋重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泥草房改造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相结合,按照新式农居标准规划设计,做到科学选址、统一规划、设计,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农村水毁房屋重建任务全部完成,5317户受灾群众拿到新房钥匙,搬入新居。
全力开展水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作。恢复水毁基础设施是恢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市上下投身抗洪抢险工作的同时,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水毁工程进行详细摸底调查,组织技术力量对重建工程进行设计,明确责任主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细化实施方案,集中组织力量按时间和节点逐个推进。截至目前,所有重建工程项目设计已基本完成,部分设计已得到批复,全市水毁水利设施重建、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157万元,已完成4座水库、7公里提防和124处农村饮水设施的修复工作。
在这次历史罕见的洪灾中,白山市的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机构以及耕地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白山市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受灾学校的学生顺利开学,医院和福利机构尽快施工建设,全力推进道路交通设施重建,搞好水毁耕地复垦,快速恢复市政设施主体功能,积极组织工业、商业和农业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截至目前,全市房屋恢复重建基本完成,各中小学校均已恢复正常教学,重建卫生机构5个,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4亿元,195户受灾企业恢复生产。(记者:刘一丁 王春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