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谢英俊:建筑中采用“轻钢结构”的民宅建筑师

2013-9-5 15:4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6| 评论: 0

摘要: 谢英俊先生是著名的台湾建筑设计师,也可以说是一位民宅建筑师,因为他所建造的房屋大都以民宅的形式为主,像汶川的灾后重建房屋、台湾88水灾的援建项目,在每一个灾难现场,你都会发现他的民宅建筑形式。 其 ...


谢英俊先生是著名的台湾建筑设计师,也可以说是一位“民宅”建筑师,因为他所建造的房屋大都以“民宅”的形式为主,像汶川的灾后重建房屋、台湾88水灾的援建项目,在每一个灾难现场,你都会发现他的“民宅”建筑形式。


其实,谢先生的“民宅”建筑并不是仅仅局限于灾后的重建项目,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民宅”项目是针对全国70%的农村市场。



现在谢先生的身份已被深深的打上了“民宅建筑师”的烙印,很少有人知道他最早的建筑设计是工业厂房,工业厂房设计中最重要是生产流线,各种系统的搭配,至于人在里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比较单一化的。


后来,谢先生的设计重心转移到“民宅”项目完全是因缘巧合,当时是在1999年,台湾发生了特大地震,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谢先生投身到“民宅”建筑中,之后的汶川地震、台湾88水灾,以及智利的地震,谢先生一直都在做着这方面的建设。



台湾88水灾重建项目


“高级定制”的民宅项目


谢先生的“民宅”建筑充分考虑到了农村居民的成本问题,考虑到他们的建筑传统的操作方式,我们知道现代化的住宅建筑往往会请专业的施工队来修建,农村中剩余的劳动力往往没有“用武之地”,谢先生在多年的建筑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新颖和可实施的概念如“协力造屋”,为了能够让村民也能参与到这样建筑的形式中,谢先生采用轻钢结构作为建筑的主要框架,谢先生还为村民准备了不同的房屋模型,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喜好,自由的挑选。


谢先生还在建筑实践中推行着另外一个概念“永续建筑”,永续是在台湾用的一个词汇,在大陆对应的是“可持续建筑”。我们都知道可持续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建筑材料能够循环使用,或者较长时间的使用,有时候一座建筑能够使用100年、200年,它也会在无形中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建筑重复的修改和改造也对建筑资源的一种浪费。



台湾88水灾重建项目


在谢先生看来,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这个原则牵扯到建筑的技术问题。原则上,谢先生尽量用传统的材质如土,尽量少用水泥等不过度加工的材料,因为这些建材在生产的过程中,不能回收再利用,这是不可持续。


所以,“你看到传统的基本上都是可持续的,像我们比较多的用了一些钢材,虽然说生产的时候会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它们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台湾88水灾重建项目


民宅建筑结合当地的特点


在民宅的建筑项目中,谢先生一直尝试去诠释、去理解或者想办法做到让传统的、民宅原有的建筑元素跟现代的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但事实表明有这种气质的民宅建筑一般都做不到。


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民宅元素”只剩下符号和图腾,这些符号化的元素虽然满足了一点点情感上的联系,但事实上它们跟真实的生活很远,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真实的生活中。



512震灾重建茂县杨柳村


谢先生认为,从建筑专业的角度来讲,真实的建构其实就是盖房子时你用到的工具和材料,这些都要跟传统,跟村民的乡土,跟他们的土地甚至生产方式连接在一起。

因为村民的生产方式是相互协作的方式,盖房子是村民之间合力建造的结果,如果给他们添加一些钢筋水泥的房子,以他们现在的劳作水准是没有办法实施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