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防水行业内幕:材料“偷梁换柱”工程利润超50%

2012-5-31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27| 评论: 0

简介:“行业利润超50% 工程质保金都没打算要”29日,武汉一位防水从业人士自曝行业内幕,刚做完防水就漏也可顺利通过验收,防水监管环节自身已不“防水”。 据张先生介绍,目前,市场上的防水材料非常多,但 ...

“行业利润超50% 工程质保金都没打算要”29日,武汉一位防水从业人士自曝行业内幕,刚做完防水就漏也可顺利通过验收,防水监管环节自身已不“防水”。

据张先生介绍,目前,市场上的防水材料非常多,但很多都不是国标材料。

“行业利润高,材料质量没保证。”张先生说,防水工程,在一个大工程里面是一个很小的项目,一般情况下,开发商把工程承包给建筑单位后,建筑单位再向外发包。

“一般的建筑单位不会直接找防水企业,而是转给关系户,再由关系户转包给防水企业。”张先生说,很多防水企业也不会亲自做,而是把工程承包给施工队。

“你想想,这样包下去,真正施工的人咋赚钱呢?”张先生表示,很多时候,防水企业中标的施工价格都低于正规国标防水材料的价格,就这还包括人工、送礼、打点各方的费用。

“我是从建筑企业那儿直接承包防水工程的,利润几乎达到一倍。”张先生说,他承包活也是通过关系,价格高低,就看你跟建筑企业关系咋样。

“一般的防水公司,只要是直接从建筑单位接活干的,利润都得在50%以上。”张先生表示,但那些真正干活的人,要想保证合理利润,只能偷工减料。

按照建筑市场的行规,防水工程做完后,建筑单位要给防水施工企业支付90%的工程款,还有10%的工程款作为质保金。

“如果质保期内出现漏水情况,防水企业能轻易处理,他们还会去修几次,尽量要回质保金。”张先生说,一旦房屋漏水严重,维修成本较高,防水企业就不修了,也不会要质保金,因为利润已拿到手了。

“我有一个项目,前面刚做好后面就漏水,也是修修了事。”张先生说,因为顺利通过验收,90%工程款已拿到,10%作为质保金就没打算再要了。

“小厂家倒逼正规生产厂家就范”

夏先生在一家知名防水公司做事,他也证实,在市场竞争中,他们只能接到政府建设的工程或者一些要求较高的单位工程,基本接不到开发商开发的工程,公司确实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压力。

“检测机构形同虚设”

一般情况下,防水材料进入工地前,要送到检测机构检测。

“检测的产品,就是你中标时承诺的产品。”张先生说,产品是防水公司送过去的,他们肯定要送合格的产品。

据张先生介绍,只要拿到防水材料检测合格报告后,防水施工企业就可以施工了。

“进入工地的材料和送检的材料根本不是一批产品。”张先生说,他做得还算有原则,只偷工减料。

张先生表示,按照设计,防水材料要达到4毫米厚,他有时用的就是3毫米厚的。施工时需要1000公斤防水材料,他可能只用三四百斤,这样利润就出来了。

“我这还是好的,还有一些人直接偷梁换柱。”张先生说,送检的防水材料和施工中用的防水材料根本就不是一个厂家产的,如果施工过程中再偷工减料,利润自然就高很多,但质量就没法保证了。

“整个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看到哪个部门去抽检防水材料。”张先生称,能接到工程的人,都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可以轻松搞定监理公司,让他们睁只眼闭只眼。

“一些防水企业跟检测机构比较熟,再给点钱,防水材料检测报告上的数据都由送检单位说了算。”张先生说,看似严肃的监督,就这样被一一破解,让防水市场监管环节“防水”层不再防水。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