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聊城17亿沿河景观项目因部门争利难开工

2012-6-25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17| 评论: 0

简介:17亿沿河景观工程迟迟未开工 本该2011年6月25日就应正式动工的沿河景观项目迟迟未能开工,直至今年6月11日,棕榈园林才发布公告称,与聊城市徒骇河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工程实施协议,但仍没有公告 ...

17亿沿河景观工程迟迟未开工

本该2011年6月25日就应正式动工的沿河景观项目迟迟未能开工,直至今年6月11日,棕榈园林才发布公告称,与聊城市徒骇河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工程实施协议,但仍没有公告具体的开工日期。

上述公告发布后的6月17日,记者来到上述沿河景观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调查。自陈口路桥至东昌路桥段的绿化工程并未大规模开建,半干涸的河水中还有当地人在拾荒或捕捉一些小鱼小虾,仅徒骇河西侧有一台棕榈园林租来的小型挖掘机在烈日下松土,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如此之大的工程项目为何只有一台机器在运作,一旁负责现场督导的棕榈园林工作人员解释称,今年以来一直在松土,还有砍掉此前河岸边的树木,为下一步正式开工做准备。

2011年5月13日,棕榈园林与聊城市人民政府签署了《聊城徒骇河景观工程投资建设合同》,合同工程款总价暂定为17亿元,由棕榈园林作为总合同BT模式(建设—移交)的主办人和总承包人。

让人疑惑的是,这个位于山东聊城的市政“大单”,为何被大本营在广东、主攻房地产景观园林的棕榈园林拿下?

“这是市领导亲自抓的项目,我们不太清楚其中的原因,也不了解是否有招标和筛选过程。”聊城市水利局和规划局多名科室人员对记者表示。他们的答复都惊人的一致。

根据协议,该项目合同工期共3年,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分6个工程区域实施,但项目进展意外延迟。

土地征收、部门争利导致延期

棕榈园林在市政“大单”上出师不利,徒骇河项目为何迟迟不能正式开工?

聊城市水利局总工程师马喜堂在接受采访时称,“徒骇河景观工程建设分四个步骤,第一步规划设计,第二步河道清淤,第三步修建两岸道路,第四步才是绿化。因此在目前道路还未修通的情况下,不可能进行绿化。”

从施工现场情况看,正式开工仍不具备条件。在该段工程的河东侧,连基本的道路都没有修好,河道边仍杂草丛生。

聊城市水利局办公室杨主任向记者表示,目前连河道清淤工作也不能按计划进行。据其介绍,徒骇河清淤工程按计划要分五个阶段进行,但自去年5月份完成第一阶段清淤后,就一直停工至今。目前停工已有一年,预计第二阶段清淤工作要到今年下半年才启动。

他还透露了清淤工作延期的原因,“清淤要投入大量资金,但聊城政府资金不足,因此只能一再延期。”

工程进展推迟的另一个原因是土地征收问题。马喜堂对记者表示,由于河道两岸有大量当地农民的耕地,涉及补偿和征迁难题,“这个事很难处理,一直拖到今年6月才基本解决”。

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也是耽误工程进展的一个原因。尽管聊城市规划局办公室梁主任以采访程序没得到市委宣传部门认可为由,拒绝了采访。但记者从规划局另一科室了解到,政府内部不同机构都想从徒骇河景观工程中分得一杯羹。

比如聊城市规划局原本只负责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但还额外负责徒骇河工程第一阶段道路的修建,此举引发了聊城市公路局的不满。争议的结果是第二阶段的道路修建权被交由公路局负责,部门之间的利益纷争也给项目推进带来了阻力。

那么延迟一年后,项目又何时能正式开工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负责现场督导的棕榈园林工作人员认为目前算是初步开工,下半年会正式开工;规划局相关人员认为是要等沿河道路修通之后;水利局马喜堂工程师认为,这牵涉太多其他配套工程,因此仍无法预计开工时间。

占耕地建生态公园

如果说徒骇河景观工程遇到的阻力更多来自政府内部,那棕榈园林与聊城合作的另一项目——九州生态公园至今无法开工的主要原因则是源自补偿不到位和农民拒迁。

九州生态公园工程是棕榈园林2011年3月与聊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署的另一个合作项目,该工程合同总价2.04亿元,也是BT模式运作。

记者6月17日从聊城市中心城区向东驱车5公里,来到位于聊城经济开发区南侧的九州生态湿地公园规划地块。这个总占地约2600亩的项目入口处写着“棕榈园林”字样,而大门右侧的小木屋外墙上挂着九州生态公园工程项目概况牌,上面显示开工日期为2011年4月25日,竣工日期为2012年10月25日。

但上述项目并没有任何开工迹象,园中的小湖仍蓄满一池碧水,两岸杨柳依依。

负责守门的是当地一位张姓村民,据其介绍,棕榈园林自去年签订项目后就派了一些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员工进驻这里,“但目前只有七八个人,由于一直不能开工,员工也无事可做,很多被派去了别的地方。”

对这个项目不能开工的原因,张先生对表示,“主要是征地工作没有完成,因为要征用当地三个村村民的基本农田,涉及政策违规,同时也牵涉到拆迁补偿不到位。”这三个村子分别为军王屯村、徐田村和张屠村,共有村民5000多人。

记者来到涉及拆迁人数最多的军王屯村实地探访,多位村民表示,这是他们祖祖辈辈依靠生活的优质农田,他们不愿被政府征收,即使被强征,政府的补偿价格也太低,不可接受。

聊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希望以每亩4.3万元的价格补偿给村民,但村民表示不能接受,理由是与他们村邻近地域的征地价为每亩6.3万元,有的甚至达到每亩8万元。

而另一个让村民气愤的条件是,开发区管委会在征地后,并不给农民发现金补偿,而是将这部分钱又重新委托存放在开发区,每年只给村民拨付利息。

记者在军王屯村一位村民家中见到了上述协议,该协议是以聊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军王囤村委会的名义签订的。协议上面写着,“甲方同意将地款本金存放在乙方,乙方按时向甲方支付利息”。开发区管委会每年给每亩地支付利息最低为3010元,上下半年各支付一次,合年利息率7%。但当地村民表示,这个协议并没有征得他们同意。

有意思的是,为了减少征收麻烦,规避将基本农田用于建设生态湿地公园的限制,当地政府今年已经将该工程的名称从之前的“九州生态公园工程”变更为“九州洼防洪排涝整治工程”。

但这样的操作依然摆脱不了征地难题,发现这里多数土地属于耕地、高效经济林地,并非政府方面所说的洼地、废地,记者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掘开泥土,发现了由聊城市国土局封装的基本农田红线标志。

在项目地块南侧的湖南路修建工程也因为征地问题,延期竣工。由于征地工作目前陷入僵局,当地民愤很大,数度出现上访事件,棕榈园林这个市政项目也因此一直无法开工。

重磅出击的两个市政项目都无法按时开工,对一心想进军市政园林的棕榈园林而言,可谓出师不利。

棕榈园林在聊城的两个重要市政项目迟迟未能开工,这两个合同涉及总金额达19亿元,比公司2011年全年营收还多。

对于项目未能及时开工的原因,棕榈园林董秘杨镜良书面回复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他解释了上述工程未能及时开工责任不在公司,并承认市政工程存在一定的回款风险。

记者:棕榈园林与聊城市政府于去年签订的17亿元项目合作协议中,公司负责的徒骇河景观工程原本应该于去年6月25日开工,但到目前为止,延期已经一年,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镜良:总体而言,徒骇河项目由于河道清淤和市政道路建设等基础配套原因,不具备大面积施工条件;加上设计方案的调整、优化,施工图的设计和落地合同即整体合同框架下的施工合同也需要走完相应的流程。后期施工合同落地后,目前进展良好。

对于这样的特大型的市政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流程较长,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从主观上讲,我们公司一直都在推动工程进展,但进度欠佳。

记者:据我们从聊城市政府方面了解,徒骇河的河道清淤工程和道路建设进展并不顺利,而公司的绿化项目必须在这两个项目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动工,目前开工是否具备条件?为什么我们在现场只看到一台松土机在作业?

杨镜良:河道清淤及市政道路建设这两项工程并不是我们公司的业务。但据前线同事反映,我们公司施工标段的清淤和道路也已经完成了,不会影响到公司现在及接下来的施工。你们在现场看到的“只有一台松土机”在作业,是因为该工段土方及地形整理已经基本完成,因此无需更多。

记者:现在是否有具体动工时间,公司此前对项目延期是否有所预期?

杨镜良:今年6月11日,聊城市徒骇河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与我们公司签订了《聊城徒骇河景观工程示范段实施协议》,本协议为去年整体合同的实施合同,公司于当日履行了公告义务,并由“徒骇河工程建设指挥部”马上启动了开工。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完成示范段西岸土方及地形整理,园建铺装及水电预埋也已经进场,预计到今年7月上旬完成园建、水电工程及部分绿化工程。示范段东岸目前正在紧张地开展施工图设计,为进场开工做好准备。

记者:棕榈园林与聊城市经济开发区合作的九州生态园项目应该在今年10月完工,但至今都没动工,该项目何时能开工?

杨镜良:关于九州生态公园项目,暂定于去年4月25日开工,合同原定工期18个月。但该项目直到今年5月才取得开工令并正式进场施工,目前这个项目已交付的场地约450亩,正处于排水及地形整理阶段。

记者:市政项目前期需要垫资,对资金要求较高,棕榈园林聊城项目的延期,与资金有关吗?

杨镜良:以上提及的两个项目,延期原因与资金问题无关,我们公司在市政园林BT类业务上有适当的资金安排,公司目前营运资金也可以满足经营所需。

记者:聊城两个项目均延期开工,但公司对项目延期的原因并未进行披露,这是否符合规定?

杨镜良:深交所在中小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5号中规定,“上市公司应及时披露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进展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生效或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重大不确定性、合同提前解除、合同终止等”。

公司目前对重大合同进展主要通过定期报告来披露,对项目的进展披露比照上述15号文的有关规定,在及时性方面有待加强。

记者:公司对市政园林和BT模式的前景和风险如何看待?

杨镜良:我们认为,城镇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市政业务存在大量需求。

从短期来看,由于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的依赖明显,房地产调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财力,对市政园林工程款或BT工程回购款的支付构成一定的压力,存在一定的回款风险,主要表现在回款期会进一步延长。园林企业在承接市政园林业务或BT类业务时,应根据自身的现金流及融资能力来控制风险。

总体而言,市政业务面临良好的发展机会,园林企业在抓住机遇时需要适度控制风险。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